凝聚无敌的力量(奋斗一个世纪,踏上新的旅程)
人民日报 2021-02-01
高耸的纪念塔就像是长征英雄史诗结尾处的巨大感叹号,也像精神纪念碑。 它向后代讲述了长征的艰辛历程,并传达了不可磨灭的理想…
甘肃会宁,黄土高原上的“红色坐标”。 在这座古城的一角,回师楼静静地站立着,俯瞰着注入长征精神的山川。
“潮起云涌的三军很高兴见面,并将贺电发给了慧宁。” 1936年10月,红军的三支主要力量在惠宁和江太埔会合,标志着25,000英里长征的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长征结束以来,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展现了中国革命的宏伟新局面。
现在,停在会议分区大楼前,天空晴朗,红旗在滚动,仿佛您仍然可以听到马鸣叫声和枪声。 红军团聚的旧址,团聚塔耸立着,塔的中心嵌有邓小平同志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团聚纪念塔”。
高耸的纪念塔就像是长征英雄史诗尽头的巨大感叹号,也像一座精神纪念碑,向后代讲述了长征的艰辛历程,传达了不可磨灭的理想和信念。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踏上了艰苦的25,000英里长征,其力量和装备绝对低劣,没有后援。 1935年秋,红军第一军抵达陕北。 1936年5月,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动用来自红色第一军团,红色十五军,红色八十一师和骑兵团的13,000多人,组成西方野战军来巩固和发展陕西。 -甘肃基地面积。 ,扩大红军,争取西北抗日力量的统一。 此后,红二,四方面军进入甘肃。
红军的三大主力部队将很快会面,在哪里选择? 据红军在惠宁长征胜利纪念堂的评论员杨婷说,惠宁是Long中重要的城镇和交通枢纽。 在惠宁,惠宁不仅占领了枢纽地区,而且还掌握了战略主动权。 红色将汇集中国革命的铁流。
电报,步枪,军号,草鞋,海豹……走进徽宁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堂,革命文物见证了苦难的光辉并记录了动人的故事。 “红军的长征在中外历史上创造了奇迹。红军参战后,抗日战争开始兴起。中国共产党人驻扎在陕甘宁基地根据地,肩负着重任。杨婷说,团结抗日救国的新使命,因此,惠宁议会具有重要意义。
精神的光辉永远不会消失,信仰的力量将永远传承。 “通过展示这些物体,图片和生动的说明,红军士兵投掷头和鲜血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 “我为红军长征的伟大精神感到震惊,并为烈士的英勇野心所感动。” 纪念馆留言簿上的文字反映了革命祖先的坚强意志和伟大理想,体现了长征精神在时空上的影响。
惠宁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馆长李俊峰介绍说,自2006年10月博物馆开业以来,已有2万多名党员和干部来惠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自2010年以来,旧的聚会场所每年接待的游客超过100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重新进行一次长征,长征一直在进行中。”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来惠宁,追随祖先的足迹,感受到信仰的力量。 来访的游客说,只有善用红色资源,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我们才能继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长征,迈出每一代的长征。
编辑:正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