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碳减排与绿色发展-中国新闻网

  工业碳减排与绿色发展(美丽的中国·碳减排与行动④)

核心阅读

建立绿色低碳的产业体系,不仅是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目标的必要手段,对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由于顶层设计的不断改进和针对不同重点领域的多维,全覆盖的工业低碳发展体系的形成,我国的工业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自2020年以来,我国反复提出减排和碳减排的目标和任务: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长远目标包括:排放达到稳定和下降的峰值”。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部署在碳峰值和碳中和方面做得很好,并指出“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力争到2030年达到峰值,并力争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

工业是我国实现减排和碳减排的重要领域之一。 近年来,我国在工业碳减排方面进行了哪些新的探索和实践? 为了实现减碳目标和任务,需要发挥哪些方面的作用? 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综合利用司有关负责人,以及有关专家和企业。

在工业部门实施低碳行动势在必行

工业是中国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最重要领域。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有关负责人的说法,2019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48.6亿吨标准煤,其中工业占比超过60%。 可以说,行业能否率先实现碳的峰值是实现2030年碳峰值的关键。

近年来,在我国工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的同时,碳排放强度也持续下降。 2020年12月发布的白皮书《中国新时代的能源发展》显示,2019年碳排放强度与2005年相比下降了48.1%,超过了2020年将碳排放强度与2005年相比降低40%-45%的目标二氧化碳排放量快速增长的情况

以钢铁行业为例,““十三五”期间,我国钢铁行业碳排放总量每年增长不到1%,部分重点企业的碳排放强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气候变化经济研究室副主任于翔认为,随着粗钢需求的饱和,钢铁行业有望在“十四五”期间提前达到碳峰值。年计划”期。

另一方面,尽管在工业碳减排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目前的沉重产业结构,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薄弱,高端绿色产品供应不足以及区域工业绿色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仍然存在。”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综合利用司有关负责人介绍。 在“第十四个五年计划”期间,必须在碳峰值和碳中和目标节点附近实施工业低碳行动和绿色制造项目。

技术创新和绿色制造是重要的推动力

在北京朝阳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厂,三台磁悬浮鼓风机不断将空气注入降解池,以加速池底部的微生物降解过程。

鼓风机设备供应公司负责人邢磊表示,与传统鼓风机相比,磁悬浮鼓风机可通过减少摩擦,智能变频和在线调节的方式节省超过30%的能源。 目前,公司已使用2500台磁悬浮鼓风机。 每年节电近10亿千瓦时,相当于近87.5万吨二氧化碳。

近年来,我国的工业节能减碳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不仅是由于顶层设计的不断完善,而且还依靠形成多维,全覆盖的工业低碳发展。不同关键领域的系统。

“研究表明,产品生命周期的80%的资源和环境影响取决于设计阶段。选择与消费者密切相关的各种产品以及绿色设计和产品开发的成熟条件非常重要。对于整个工业系统的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部有关负责人说,到目前为止,工业和信息化部已经发布了共有128家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和2170种绿色设计产品。

另一方面,针对库存的节能改造也正在继续促进工业低碳技术创新。

“自“十三五”以来,我们一直在节能项目上进行投资,并实施了一系列节能技术改造和能源管理项目。去年,整个集团实现了88.1万吨的技术节能。标准煤。” 宝武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以城市钢铁为例,鉴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蒸汽利用不充分,损失较大,因此推动了综合节能改造工程的实施。优化炼钢生产线的能源体系,充分利用钢铁生产过程中的中,低温余热资源,有效降低燃气,电力等能源消耗。

“十三五”期间,通过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市政重点技术改造,合同能源管理,清洁生产等4,000多个项目,上海计划工业节能量达到340万吨标准。煤炭,相当于减排。 二氧化碳近900万吨。

“低碳技术是行业减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的重要动力。” 于翔说,近年来,我国工业节能减碳技术发展迅速。 据有关统计,制造业主要产品中约有40%是产品。 能源效率正在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同时,工业领域的电气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通过将工业锅炉和工业窑炉中使用的煤改为电,大力推广电锅炉,减少了煤的直接燃烧,有效地促进了实现。 工业生产过程中的零排放。

它仍然需要通过创新和改进的管理来推动,以促进深层工业碳减排

应当指出,未来,工业仍将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这意味着我国工业部门对总碳排放量仍有一定需求。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工业能效的不断提高和工业节能空间的不断压缩,确保碳峰值和碳排放的目标得以实现。碳中和,工业部门需要进一步实现深层减排。

在不断提高能源效率的基础上,工业部门如何促进深度碳减排?

“低碳技术创新是响应气候变化实现工业发展的关键。”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有关负责人认为,下一步应该是加强专项资金和资金支持,以加快低碳技术的研究,开发,示范和推广。 。 继续推广高效低碳技术,例如将焦炉气转化为甲醇,将转化气转化为甲酸以及水泥窑共处理废物。 同时,加强对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的探索。

同时,于翔建议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数据信息系统,以加强工业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管理。 “在钢铁,水泥,石化等能源密集型行业中,有必要加紧制定通用的公司碳排放评估规则,以指导和规范企业减少碳排放。在传统的经济模式中,碳排放被视为经济增长的外部因素。未来,由碳中和驱动的低碳发展将改变这种发展模式。” 于翔认为,我国的低碳发展道路将是技术创新带动的经济增长,就业增长和碳减排带动的工业增长。在促进减排的同时,工业绿色发展也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增长。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