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份报告| 新年伊始,中国国家元首就看了这些关键词-新华网

新年以来,中国国家元首的外交节奏一直很频繁,

关于中国的2020年,外国领导人以这种方式对习近平主席说:

进入2021年,新的王冠流行仍在肆虐,全球经济处于严重衰退中,世界格局动荡不安。 将来做什么? 世界一直密切关注中国的思想和计划。

在多次双边和多边外交场合,习近平主席分析了时代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宣布了中国的行动,并在十字路口指导了世界。

《第一份报告》分三组关键词-

开展疫苗合作,促进抗击流行病的统一

回顾2020年的“云外交”,习近平主席提到,他与外国领导人最谈的是团结一致,共同抗击这一流行病。

截至2021年1月,全球已正式报告的新确诊病例总数已超过1亿。

对抗流行病是世界面临的最紧迫任务。 为了打赢与全球流行的斗争,疫苗是关键武器。

“特别是,有必要在疫苗的研发,生产和分销方面加强合作,使疫苗真正成为各国人民可以使用和负担得起的公共产品。” “将积极考虑为老挝提供一批新的冠状肺炎疫苗。” “中国愿与玻利维亚合作,加强疫苗合作”……习近平主席一心关注各国人民的福祉,一再表示中国决心促进疫苗公平分配和支持国际疫苗合作。

  1月16日,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塞尔维亚总统武西奇(前排)在机场迎接了第一批中国新皇冠疫苗。

  1月28日,智利总统皮涅拉(右三)在智利的圣地亚哥国际机场迎接了中国第一批新型冠状疫苗,并发表了讲话。

“中国将继续与其他国家分享防疫控制的有益经验,向力所不及的国家和地区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促进发展中国家疫苗的供应和负担能力,并帮助世界克服尽快流行。”

1月25日,习近平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中重申了中国团结一致打击这一流行病的承诺。

“人类当然将能够克服流行病,成长和进步,并从抗击灾难的废墟中重生。” 习近平主席有坚定的语气,并表达了他对战胜世界流行病的信念。

  共同建设“一带一路”,共享发展机遇

在这种流行病的影响下,人类遭受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 主要经济部门同时遭受重创,这是历史上的第一次。 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运作受阻,贸易和投资活动持续低迷。

习近平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的特别讲话中,提出了一系列中国的主张和措施,为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增长提供动力。

  2021年1月8日,一辆中欧火车在完成边境检查后从二连浩特驶出。 2020年,中欧货运列车将首次突破“万列”大关,成为“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标志。

“中国将继续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保持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平稳与稳定,并推动“一带一路”的高质量共建。” 习近平主席特别提到“一带一路”合作。

在本月与外国领导人的电话中,“一带一路”合作也是习近平主席提到的高频词汇,得到了外国政党的积极回应-

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委员会秘书长通伦说,老挝将在“一带一路”倡议等领域加强与中国的合作。

多米尼加总理斯凯里特表示,他将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的共同建设,促进多米尼加与中国以及加勒比国家与中国之间关系的不断发展。

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说,白俄罗斯愿与中国一道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与白中工业园的联合建设,并加强在经贸,地方等各个领域的合作。

……

四年前,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告诉世界,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机遇。

四年后,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将立足于新的发展阶段,贯彻新的发展理念,以国内循环为主体,相互促进的国内外双重循环,积极构建新的发展格局。彼此促进,并与其他国家合作建立持久和平与发展。 一个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和宽容,干净美丽的世界。”

中国致力于建立新的发展格局,将从更高的起点推进改革开放,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开辟更广阔的合作空间。

  实行多边主义,建设人类共同未来的社区

“世界上的问题很复杂,解决办法是维持和实行多边主义,促进建设人类共同未来的社区。”

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的25分钟特别讲话中,习近平主席多次提到“多边主义”。

“多边主义的实质是国际事务应由每个人讨论和处理,世界的未来和命运应由所有国家控制。” “’选择性多边主义’不应是我们的选择。” “二十一世纪的多边主义必须是崭新的,面向未来的”……

关于世界需要什么样的多边主义,习近平主席进行的一系列深入论述引起了国际人民的广泛共鸣。

今后,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国将如何实行多边主义的五项具体措施:

继续积极参与国际防疫合作,继续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继续促进可持续发展,继续推进科技创新,继续推进新的国际关系建设。

他说:“我们认为,只要这对全人类有益,中国就有义务做到这一点,并做好它。” 习近平主席说。

“让我们携起手来,让多边主义的火炬照亮人类前进的道路,并朝着建立人类共同未来的社区前进!”

(文字:陈珊,杨天母,陈玉堂德,张媛;摄影:李雪人,郭鹏杰;编辑:王亚琛,刘洋,成大禹;视觉:王亚琛,陈珊;新华社国际部摄机构)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