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流动性防疫医院在上海投入使用,每日核酸检测量可达到60000人|移动设备|上海|机器人_新浪科技_Sina.com


原标题:新的防疫流动医院在上海投入使用,每天的核酸检测量为60,000人。 资料来源:央视新闻客户

记者从东方医院组建的中国国际紧急医疗队(上海)获悉,上海最近已在使用一种新型的防疫流动医院。 这种新型的防疫流动医院包括一个充气式负压隔离病房,一个远程可视化指挥中心和一个抽拉式车载核酸检测实验室,可以在露天空间迅速扩大和治疗患者。 根据救援需求,它可以实现灵活的功能组合,并“转变”为具有公共卫生和防疫功能的所有灾害的移动医院。

流动医院:实现“三区两通”防疫要求

在东方医院的围裙区,展示了新发布的新型抗流行流动负压医院。 从预检查口进入后,将进入流量调节,检测,诊断等功能区域,然后进入黄色的半圆柱形气膜帐篷,即负压病房区域。 作为流动医院的新补充模块,气膜隔离病房遵循隔离病房的最新设计规范,并且每个功能区域都由膜结构分隔开,以实现医生和患者以及物流专线的有效分隔。 根据从低风险区域到高风险区域的气流原理,分布正负压力梯度以确保病毒不会泄漏。

由于正压可充气膜结构和预制建筑系统的结合,大大简化了建筑结构。 200张床的安装可由30名普通工人在5天内完成。 而且它具有超高的折叠和收缩率。 乘坐飞机3天之内即可到达大多数国家和地区。

“新鲜的眼睛”:升级的机动舰队

中国国际紧急医疗队(上海)的“王牌战舰”-移动舰队迎来了一个闪亮的“新成员”:抽出式车载核酸检测实验室3.1,一键式扩展,在90秒内完成安装,可以在60分钟内投入使用。 每日检测量超过6000个单管。 根据目前主流和常见的10:1比例混合检测,每天的核酸检测量可以达到60,000。

舰队还拥有配备“天眼”平台的方舱CT,可以智能识别人脸和整个身体的位置,并自动调整扫描床的高度,进入深度等。 ,以便放射科医生可以在手术室中准确地给病人做护理。 智能定位,定位和扫描,并可以进行心血管成像和治疗,大大降低了医患交叉感染的风险。

黑色技术无处不在

整个移动医院都配备了最新的智能移动信息系统,包括全过程移动HIS系统,无线呼叫系统,远程视频会议,使用多个机器人,快速3D沙盘构建,物联网信息显示等,真正实现了“人机结合”的综合作战模式。

结合物联网技术,它可以实时跟踪医务人员,患者,机器人和救援设备的位置和当前状态。 当异常事件(例如患者走出污染区域,异常生命体征以及设备和材料走出指定区域)时,它们将显示在物联网信息屏幕实时提示中。

病房服务机器人可以自行测量隔离病房中患者的体征,并可以进行远程视频咨询,从而降低了医务人员的暴露风险。 消毒机器人集成了多种消毒方法,例如紫光灯,次氯酸喷雾,空气净化等,可以快速有效地对指定场所进行全面消毒。 传输机器人可以为移动医院提供无人值守的材料传输。 整个过程可追溯,高效且安全。 通过使用消毒机器人,它避免了后勤人员和一线医务人员之间被感染的风险,并真正实现了物料的非接触式转移。 (中央电视台记者盛金玉)

(编辑郭璐)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