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生态与环境部: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国家生态安全底线
28日在生态环境部举行新闻发布会最后,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树宏表示,维护自然生态安全的边界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相对维护自然生态安全边界的完整体系,形成了类型相对完整,布局基本合理,功能相对完整的自然保护区体系。 开展“绿盾”专项行动,严查自然保护区,大坝建设违法开发厂等活动; 对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施十年禁捕令。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生态空间的保护不断增强,对至少25%的陆地和海洋区域提供了严格的保护,覆盖了95%的稀有和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近40%的节水,防洪和32%的风具有防沙和固沙功能,固碳约占全国的45%。 依托重大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特殊科技资源调查等的实施,组织开展重要地区,重点品种和遗传资源的国家调查,观察和评价,收集整理动植物种37960种覆盖了全国2376个县,并开展了生物多样性调查初步建立了观测系统。
数据显示,我国已在重点生态功能区实施了25个生态保护和景观,森林,田野,湖泊和草类生态恢复试点项目,通过实施重大生态保护和恢复项目,如生态保护和景观恢复,森林,田野,湖泊和草丛,自然森林资源的保护以及退耕还林还草,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已从1970年代初的12.7%提高到2018年的22.96%。增量世界排名第一。对大熊猫和极少量野生植物等濒危物种实施了一系列特殊保护规划或者该行动计划促进了300多种稀有和濒临灭绝的野生动植物(例如大熊猫和朱鹭)的恢复和生长。 藏羚羊的野生种群已恢复到30万头,濒临灭绝的野马和麋鹿也重新建立了野生种群。
技术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崔书宏说,已经建立了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监管有“透视”,“顺风耳”和“预警机”。生态环境部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秦岭,四川和西藏铁路沿线重点地区,海南岛海岸线和环渤海海岸线的遥感监测工作,在监督和支持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来源:科学技术日报)
(负责人:DF358)
郑重声明:Oriental Fortune.com发布此信息的目的是传播更多信息,而与该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