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新华社
受新的王冠流行影响,今年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将通过视频连接进行。
在美国新政府上台之际,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呼吁“摆脱意识形态上的偏见”,避免“新冷战”和“小圈子”。
在习近平在2021年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中的讲话中,虽然未命名美国,但分析普遍认为,两线之间透露的是对美国新政府的呼吁。
这不是习近平第一次参加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峰会。 2017年,习近平在美国,德国和法国领导人缺席的情况下首次在达沃斯发表主题演讲。
美国对习近平在2021年的讲话有何反应? 欧洲大国同意吗? 国际舆论如何评论? 中国重视达沃斯的意义何在? 英国广播公司中文分以下六点。
1.习近平在讲话中有哪些关键词?
全球经济:世界正遭受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 “有史以来第一次,主要经济部门同时遭受重创。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运作受到阻碍,贸易和投资活动继续低迷。”
国际政治:摒弃意识形态上的偏见,“傲慢,偏见,仇恨”,“想将人类文明分为三,六,九类”,“将自己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强加于他人”。
公平权利:发达国家与贫穷国家之间存在不公平现象。 “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普遍期望获得更多的发展资源和空间,并要求在全球经济治理中有更多的代表和发言权。”
世界挑战:新的王冠流行和气候变暖需要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合作。
在习近平的讲话中,即使习近平从未提过美国,但他警告说要在国际舞台上参与“小圈子”和“新冷战”,排斥,威胁和恐吓他人,脱钩,切断供词,以及动every实施制裁,造成人为孤立,甚至孤立也只会使世界陷入分裂甚至对抗。
在特朗普时代,美国一再批评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并退出了与全球变暖有关的《巴黎协定》。 美国和中国也有旷日持久的贸易战。
Covid-19:疫苗中反映出该国贫富差距
习近平在回应新的王冠流行,全球变暖和国际秩序时说,中国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援助”,“支持全球化并实行多边主义”,力争在2030年之前达到二氧化碳的峰值排放量。
2.美国对此有何反应?
习近平讲话后不久,白宫发言人简·帕萨基(Jen Psaki)被问及美国新政府是否会改变对华贸易和技术政策。
她的回答是:不。 “我认为我们对中国的态度将保持过去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我们正面临来自中国的激烈竞争。与中国的战略竞争将对21世纪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中国的所作所为伤害了美国工人,削弱了我们的技术优势,并威胁了我们的盟友和我们在国际组织中的影响力。 ”
她说,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在国内变得越来越威权,在外部越来越强硬。 北京正在大规模挑战我们的安全,繁荣和价值观。 这需要美国的新回应。
3.默克尔如何看待中国和国际大本营?
这次,德国总理默克尔还通过视频在达沃斯论坛上发表了讲话。 她提到了武汉爆发的疫情,这是全球化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但是,国际社会“为隔离和解决这一流行病关闭了大门”。 因此,必须利用多边国际合作来控制这一流行病。
同时,她谈到了信息透明的重要性,并说在病毒的来源,世界卫生组织的信息和政策方面缺乏适当的透明性。 她说,这不是倒退,而是在展望的同时总结过去。
像习近平一样,默克尔也表示支持世界卫生组织,世贸组织以及对全球变暖的反应。
默克尔在回答达沃斯论坛创始人施瓦布的一个问题时,谈到了她与习近平在国家干预问题上的分歧。 她说,需要回答的问题是:“国家干预从哪里开始,在哪里结束?”
默克尔在谈到国际大本营时说:“我希望避开这样的国际大本营。如果我们说这是美国,那就是中国,我们必须选择这一面或这一面组成一个团队。这很好。对于许多社会来说,这是不公平的。我不认为应该如此。”
图片来源环保局
德国总理默克尔参加了达沃斯对话,并回答了达沃斯论坛施瓦布论坛创始人提出的国际阵营问题。
我们拥有更多共同商定的价值观和更多共同立场,但当然我们也有不同的意见和不同的利益考虑因素。”
4.国际舆论如何评价?
《华尔街日报》评论习近平的讲话为:“这听起来像名副其实的自由派国际主义者。 他使用了许多让人羡慕的流行词:绿色发展,全球治理,建立共识。”
该报说,习近平周一的“甜言蜜语”与上周末中国军机对台湾的“入侵”形成鲜明对比。 一方面,他与国际社会的自由主义领导人很好地交谈,另一方面,他在威胁台湾。 世界失衡了。”
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习近平在讲话中说:“如果是由新西兰总理雅辛达·阿登或某个西方模范人物说的话,那根本没有问题。但这令人难以置信的话来自于狼战士变得荒谬。”
报告提到,中国正在破坏香港的自由,撕毁在联合国登记的《中英联合声明》,大规模拘留维吾尔人,习近平使用一切非军事手段迫使澳大利亚屈服,中国则进行战斗。加拿大因华为反对西方公民而被扣为人质。
在许多观察家看来,习近平虽然一字不漏地提到美国,但他对美国及其民主同盟公开暗示了警告,这些盟友公开批评或制裁了中国在香港,新疆,台湾和台湾的行动。南中国海。
5.习近平2017年达沃斯论坛主题演讲
尽管中国媒体这次高度评价了习近平的讲话,但显然比四年前习近平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的第一场讲话的回应更为积极。
2017年1月17日,习近平出席在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事前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期待,事后获得了热烈的掌声。
他的出勤前,英国金融时报曾预言:“本届年会是聚集全球精英的追捧曦的参与将彰显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领导,特别是美国总统当选人特朗普的脸。作为中国主要的地缘政治对手,它似乎更倾向于将美国带入孤立的时代。”
习近平在当年的达沃斯论坛上呼吁世界防止贸易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
当时许多评论家认为,中共最高领导人出席西方资本精英聚会不仅表明了中国的经济地位不断提高,而且表明了他成为领导世界的政治家的意图。
6.中国的达沃斯之恋
1971年1月24日,由瑞士学者克劳斯·施瓦布(Klaus Schwab)教授发起的“欧洲管理研讨会”在度假胜地达沃斯举行。 它于2月7日关闭,注册的“欧洲管理论坛”是一个非营利性和非政府组织。
图片来源新华社
1992年1月30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鹏出席了达沃斯论坛年会的开幕式,以打破1989年6月4日运动后的国际孤立并赢得外国投资。
该论坛的初衷是为欧洲商界精英,政府高级官员,媒体和非政府组织的学术带头人和决策者建立交流平台,就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交换意见。
1978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施瓦布曾向邓小平发出邀请。 1979年,中国首次派出了一批经济学家参加会议。
1979年首次参加达沃斯论坛后,中国社会科学院与达沃斯论坛建立了伙伴关系。
自1981年以来,该论坛每年组织大型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参加中国的会议。 1987年,该论坛正式更名为“世界经济论坛”。
达沃斯迅速成为中国学习和介绍欧洲商业和投资概念的平台,这也被认为是德国公司最快进入中国市场的原因之一。
2006年,首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大连举行。
中国领导人长期以来一直将达沃斯作为论坛来展示经济改革和与外界交流的渠道。 在1992年之前,总理李鹏参加了达沃斯论坛,试图打破1989年6月4日之后的国际孤立并吸引外国投资者。
2018年12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向克劳斯·施瓦布颁发了中国改革友谊勋章。
中国官员赞扬施瓦布的世界经济论坛,称其“见证了中国从听世界到被世界听的历史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