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票不是A股。 抓住香港股票的定价权是错误的主张。

原标题:香港股票不是A股。 抓住香港股票的定价权是一个错误的主张

进入2021年,香港股市已从持续上升的趋势中崛起。 香港股市上涨的背后是南方大量资本流入。 数据显示,截至1月22日,今年以来南方的累计净资金流入已达232.11亿港元(1933.63亿元人民币),接近2020年总净流入(6722.5亿港元)的三分之一港元)。 其中,1月18日,19日和20日的规模超过了200亿港元。

正是由于南方资金的加速流入,国内券商在争夺香港股票定价权这一话题上发生了争执。 1月19日,国升证券发布了题为《南向基金改变香港股票》的研究报告,认为南向基金的规模已经超过北向基金的规模。 将来,南向基金将重现北向基金在过去几年中影响A股的过程,并掌握香港股票的定价能力。 它已成为影响香港股市表现的决定性力量。 1月22日,开元证券发布了题为“南方资本难以抢占”定价权”的研究报告。 它认为,如果南方资本流入香港股市以“重新定价”,它就需要面对自己的几次持股,而持不同意见的海外机构投资者更难以少取胜。

两家经纪公司之间的争吵当然只是一种炒作。 就争取香港股票的定价能力而言,这实际上是一个错误的主张。 毕竟,香港股票不是A股。 他们是国际市场。 国内资金无需抓住香港股票的定价权并将香港股票转换为另一批A股。 国内资金可以成为香港股票市场的重要力量,甚至可以拥有部分定价权,例如H股公司的定价权,但是没有必要竞争整个香港股票的定价权。市场。 实际上,就国内基金而言,它也无法竞争整个香港股市的定价能力。

就向南基金的规模超过向北基金的规模而言,这种情况现在还没有开始。 实际上,这种情况自沪港通和深港通开放以来一直存在。 尽管沪港通和深港通的目的之一是将国际市场资本引入A股市场,但A股市场的估值过高,香港股市太低。 结果,水流到较低的水位。 尽管一些国内媒体一直在促进北方资金的流入,但实际结果是,在对冲了北方资金和南方资金之后,终于显示了南方资金的净流入。 也就是说,A股市场的资金流向了香港市场。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22日,北方的历史净购买资金为1.25万亿元,南方的历史净购买资金为1.96万亿元。 两次抵消后,南方的历史性净购买资金为7100亿元。 也就是说,有7100亿元的资金流向了内地市场。 因此,向南基金的规模一直超过向北基金的规模。 我们不能仅仅因为南向基金的规模超过北向基金的规模而抓住了香港股票的定价能力。

此外,尽管事实上有大量的国内资本流入香港股票市场,但显然不足以竞争香港股票的定价能力。 目前,香港股票的市值超过50万亿港元,也超过了40万亿人民币。 扣除北方的资本规模后,南方的历史资本净流入仅为7100亿元,不到1万亿元。 争夺总市值超过40万亿元的香港股票市场的定价能力确实有点不堪重负。

而且,国内基金竞争香港股票的定价能力不是一件好事,甚至是愚蠢的做法。 对于许多上市公司而言,当其股票上市时,定价能力实际上并不那么重要。 投资者投资的目的无非就是获得投资收益,也不看重定价能力。 如果国内基金真的在乎定价能力,那么香港市场的投资者,包括那些国际投资者,都会对此感到非常高兴。 当您真正将股票价格提高到较高水平以竞争定价权时,那些国际投资者将很乐意为您提供高价位的筹码。 结果,国内资金已成为接收者。 这显然是愚蠢的行为。 特别重要的是,香港股票市场缺乏散户投资者。 在国内资金成为接收者之后,可以将股票分配给谁? 只要保存自己就可以举起杠铃。 如此愚蠢的做法仍然被认为是香港股票定价能力的抢夺。 还有比这更愚蠢和尴尬的事吗?

因此,夺取香港股票定价权的言论,实际上是一种愚蠢的言论,也是一种欺骗性的言论,实际上是在欺骗投资者。 其实,内地投资者无须竞争香港股票的定价权,也无须竞争香港股票的定价权。 作为投资者,投资香港股票的目的是基于对利润的需求,而定价能力并不是投资者应该考虑的。 毕竟,香港股票市场是一个国际市场,而这个市场充斥着庞大的国际投资者。 因此,香港的定价能力是各方竞争的结果,而不是国内资金的竞争。 在国内基金方面,国内公司较为熟悉,因此投资重点也放在H股公司上。 足以修复被低估的H股估值。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编辑:

免责声明:本文的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搜狐是一个信息发布平台。 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