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名人曝光丑闻后,影视摄制组和广告商难道只能自以为不幸吗?
最近,某位女演员的代孕和遗弃事件引起了互联网上的热烈讨论。 不仅有多个品牌宣布终止合同,而且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期刊也发表了一篇文章,称“没有机会出现劣等行为”。摄制组或品牌只能在遇到明星丑闻时才承认自己不幸吗? 他们还能做什么?

艺术家会赔钱吗?
近年来,每当当代明星出现形象危机时,品牌都会立即清除关系,首先发布终止合同的声明,然后删除电视广告和线下广告牌,以尽可能消除影响。 但是,如果发言人花掉了所有真钱,应该如何计算呢?
北京天池骏泰律师事务所娱乐法律律师徐晓丹告诉Chinanews.com记者,一般来说,与名人签订代言促销合同时,有经验的商人会对艺术家的“艺术美德”做出清晰而详细的评论。 同意
例如,禁止艺术家吸毒,卖淫,发表具有政治敏感性的言论,伤害他人家庭,酒后驾车,打架以及其他违法,犯罪或不道德行为。 否则,他们将根据合同条款行使相应的终止合同的权利,并要求他们承担违反合同或赔偿的责任。 在这种类型的合同中,品牌越知名,艺术家的“艺术道德”就越有价值,并且艺术家违反合同中有关条款的违约金也越高。
徐律师认为,这项业务的最终目标是敦促艺术家遵守法律法规,不违反公共秩序和良好风俗,避免对合作品牌产生不利影响。 但是,即使合同很完美,违约金很高,对于一些高端奢侈品牌来说,还不足以弥补其商业损失。

名人的形象危机经常发生,甚至可能上法庭
上演三分钟,下演十年。 广告商邀请名人代言,不仅制作一些漂亮的广告,还看中名人形象的附加值,从而达到品牌推广的作用。 但是,近年来的实践表明,名人代言也充满危机,如果不谨慎的话甚至可能会上法庭。
2015年,由于黄海波个人丑闻的影响,上海南极公司被台州一家制衣厂起诉。
事实证明,服装厂与上海南极公司签订了合同,并且南极公司授权该厂在生产保暖裤时使用南极商标。 然后,南极品牌的发言人黄海波产生了负面消息。 服装厂认为,这些负面报道导致该厂产品无法销售,并向南极洲提起诉讼,要求其赔偿。 最终,上海市黄埔区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南极公司应支付经济补偿金2.4万元。
法院指出,南极有义务确保品牌代言人对品牌产生积极和积极的影响。 因此,尽管制衣厂的主张不得到支持,但它是基于诚实信用和公平原则来决定南极州给予制衣厂一定数量的经济补偿。
2014年,柯振东因涉嫌毒品被捕。 他的经纪人柴志平曾透露,柯振东退还了数亿美元的广告代言,电影约会和活动报酬。
2018年,演员高云翔陷入了“性侵犯”丑闻,导致唐德影视的股价暴跌。 此后,唐德影视公司起诉高云祥及其经纪公司,要求终止双方签署的演员聘用合同,并索赔6000万元以上。
与品牌代言相比,演员丑闻对影视作品的影响更难消除,而且不像撤消广告那样简单。 柯振东涉嫌吸毒后,其主演的《捉妖记》被迫换人,出资再投资7000万元进行拍卖,前后投入近3.5亿元。 高云翔主演的《赢世界》也不得不更换男主角并改头换面,耗资超过6000万元。

由于演员丑闻,《大秦帝国的崛起》也参与了翻拍。 邢家栋完成了绿屏下的单人表演的拍摄,然后用计算机合成。 总共花费了14个月的时间,比拍摄整部电影要长。

翟天麟陷入学术欺诈后,他在“旧中医”中的角色被删除。 由于过去新生更换的丑闻,通卓在《大儿科医生》中的角色被AI技术改变为另一位演员。

“伟大的儿科医生”剧照
行业自律与风险机制
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首次将道德与艺术纳入法律,要求员工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社会道德,遵守职业道德,加强自律,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2020年11月,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布了《关于加强网上表演直播和电子商务实况转播管理的通知》,还提到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不向非法,不道德的艺术家提供公开露面和发言机会。
前一段时间,中国电视美术家协会为电视行业建立了职业道德委员会。 该委员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建立健全的联合审查和惩处机制,共同制定对不道德行为的惩戒措施。 此外,还将建立并动态更新行业中的非法和不道德人员名单,并探索退出机制。
为了避免和减少名人丑闻的影响,除了法律和法规上的限制外,还需要行业自律和建立实用的风险机制。 就品牌而言,代言人可以终止合同,可以要求背书费,但对企业形象的影响是不可逆转的。 因此,当品牌对名人的流动和影响感兴趣时,必须更加谨慎。 他们应该清楚地意识到,丑闻可能会造成同样甚至更严重的负面影响。
对于影视行业来说,这种影响似乎更难避免。 以前,业内有人建议行业协会应该建立一种有效的机制,在拍摄开始之前在行业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约束,并监督剧组的早期保险机制和演员补偿机制。 还建议我们可以向国外的“电影制作保证机制”学习,以保证可以按照预定的时限和剧本预算完成电影或电视剧的制作。
随着中国影视产业化的发展,业内人士呼吁在中国逐步实施这一制度,以推动影视产业进入良性循环。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