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踏上新的征程·扶贫之路丨苗族贫困乡至小康村的石坝洞村

奋斗百年,踏上新的征程·扶贫之路丨苗族贫困乡到小康村的什坝洞村

央视新闻客户 作者: 2021-01-21

昔日的贫困苗族乡现已成为小康村。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南省湘西州什坝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 地方政府牢记总书记的要求,坚持根据个人和家庭,实行严格的政策,稳步推进扶贫工作。 2017年,什坝洞村摆脱贫困。 在过去的两天里,记者来到这里,看到村里的产业蓬勃发展,每个家庭都有稳定的收入增长通道。 昔日的贫困苗族乡现已成为小康村。

清晨,什巴东村的千亩奇异果产业园很忙,正在进行农业培训。 今天的课程是教大家修剪树枝和树叶。 培训的老师是什巴东村人龙兴贵。

龙兴贵,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石坝洞村的村民:现在我不能说我不能外出工作,我可以在家赚钱,我的生活比以前好得多。

什坝洞村位于武陵山连片贫困地区,山多山少,资源匮乏。 尽管过去有支持政策,但结果是“每年都有支持,每年都有贫穷”。

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什坝洞村党支部书记史金通:基本条件非常差,该行业基本上为零。 外出需要两到三个小时。 哥哥和妹妹穿了一件衣服。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什巴东村,与大家讨论脱贫致富的战略。 在这里,他首先提出了“精准扶贫”。

习近平:当我们专注于减轻贫困时,我们一定不要大喊口号,也不要设定那些崇高的目标。 为减轻贫困而战,就是从事实中寻找真相,根据当地情况采取措施,进行分类指导,并精确地减轻贫困。

下一个扶贫工作将集中在“精确”一词上。 扶贫队进驻该村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进行上门调查,以查明贫困人口,贫困程度和贫困原因,并准确地识别贫困家庭。 2014年6月,什巴东村共有225户939人,最终确定了136户533人。

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什坝洞村党支部书记史金通:识别完成后,我们将对具有行业的,没有行业的和想要从事的行业进行分类。

在如何发展行业方面,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经过调查,扶贫小组决定与当地领先的农业企业共同开发猕猴桃种植,但一些村民没有购买。

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什坝洞村的村民:我们中的一个人担心我们没有钱,而另一个人担心我们没有技术。 人们将担心该行业将徒劳无功。

为了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一方面,扶贫干部帮助他们申请贷款,另一方面,他们带领村民到四川的奇异果产业基地学习经验,学习技术,使自己熟悉与市场。 现在,什巴东村的奇异果不仅获得了海外销售的许可证,而且村民们也得到了定期的红利。

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什坝洞村的村民:现在,我们的行业红利逐年增加,那时根本没有任何担忧。

不仅是猕猴桃,而且在过去的几年中,什巴东村还开发了苗族刺绣,牛羊养殖等。在这些产业的支持下,什巴东村成为2017年湖南省首批村落。摆脱贫困。 。 到2019年,什巴东村人均年纯收入将超过14400元,是扶贫前的8.6倍,村集体经济将从零增长到200万元。

杨正邦,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石坝洞村的村民: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来了,这也为柴东村的建设增添了活力。

如何促进综合扶贫与农村振兴之间的有效联系? 站在新的起点上,柴东村再次使用精准力量。 着眼于农业和旅游业的融合,柴东村将在2020年成立村集体经济联盟,以建设新的寄宿家庭和创造风景名胜区。 在此期间,村民们利用闲暇时间来排练新苗族的欢迎和鼓励。 现在,每年有40万人来这里。

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什坝东村的村民史方利:现在,如果我的丈夫在家中进行育种,他每年可以赚到5万至6万元。 然后我在一家旅行社工作,这对我的家人来说非常方便。

扶贫开发以来,湖南省累计投入扶贫专项资金432亿元,派出干部5.6万多人。 全省51个贫困县和767万贫困人口全部摆脱了贫困。

编辑:包社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