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誉减值表现令人窒息,高威达的疯狂并购遭受苦果减值准备| 上海| 并购_新浪科技_Sina.com


原标题:商誉减值扼杀业绩高维达疯狂并购遭受

A股再次上演了巨大的商誉减损和强劲表现的戏剧。 这次的主角是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维达(300465)。 1月19日,高维达披露公告,公司拟撤销商誉减值准备6.45亿元至7.94亿元,这将导致公司2020年的最高预亏为6.88亿元,远远超过公司经调整后的净利润。清单。 消息发布后,高威达的股票栏“炒锅了”,深交所也在当天进行了详细的提问。 此外,受上述坏消息打击,高威达股价于1月19日收盘大幅下跌10.15%。《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与其他声誉卓著的公司一样,高威达也经历了疯狂的并购。早期,只有创建“金融信息服务+移动互联网营销”的双重主业。 如今,在大量商誉减损的情况下,高维达的双主营业务模式显然“无法发挥”。

股价收盘大幅下跌10.15%

受有关拟定大量商誉减值准备的坏消息的影响,高威达终于在1月19日收盘下跌10.15%。

交易市场显示,高威达于1月19日低开10.96%。开盘后,该公司股价始终处于低位震荡。 该股盘中一度跌至每股9.19元的低点,当日最终收盘下跌10.15%。 该股票价格报每股10元,总市值。 为44.68亿元。 当天,高维达的营业额达到了3.57亿元,大大高于前几天。

在新闻上,高伟达于1月18日晚间披露了其业绩预测,称其打算收购上海瑞敏互联网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瑞敏”)和海南坚果创造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以下称为“坚果技术”)。 ”),深圳跨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度科技”)和喀什上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商和科技”)形成了一笔6.45亿美元的商誉减值准备, 7.94亿美元2020年公司的亏损预计为5.32亿至6.88亿元人民币。

高级投融资专家徐小恒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说,商誉就像是一个看不见的利器。 一旦被收购公司的业绩未能达到预期,将引发商誉减损的风险并吞噬公司的利润。 “投资者应该对那些拥有超高商誉的上市公司保持高度警惕。” 徐小恒说。

实际上,在坏消息之前,高威达的股价已经进入下跌通道。 根据东方财富的数据,2020年7月13日,高维达的股价达到了每股21.4元的高位,此后该公司的股价开始波动。 自2020年10月19日以来,Covidia的股价已大幅下跌。 据统计,从2020年10月19日到2021年1月19日这66个交易日中,Covidia产品的累计跌幅达到45.05%,而同期市场则上涨。 是10.87%。

北京商报记者在查阅高伟达的历史公告后,发现在公司股价下跌的背景下,控股股东还提出了减持计划。 2020年11月4日,高维达发布公告,由于营运资金需求,公司控股股东鹰潭鹰高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计划在公告发布之日起15个交易日内,在6个月内进行集中招标。 通过大宗交易减少的公司股份数量不超过8,935,200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

预期调整后利润

高卫达披露2020年业绩预亏公告后,深交所于1月19日上午紧急发出关注信,要求公司说明是否存在公司通过集中核算调整利润的情况。大型商誉减值准备金。

据了解,2020年上半年,上海瑞敏,坚果科技,跨度科技和上合科技的表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然而,当时高伟达在深圳证券交易所2020年半年度报告询价信的答复中表示,相关资产本集团的商誉减值迹象尚不明确,因此未计提商誉减值准备。

为此,深交所要求高维达补充公司认为当时尚不清楚商誉减值迹象的具体依据,有关商誉减值迹象的时机和具体表现,以及商誉减值准备金表是否适时提及相关风险提示,是否足够,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是否存在集中计提大量商誉减值准备以调整利润的情况。

数据显示,高维达于2015年5月登陆A股市场,2015-2019年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约4,123万元,23,110万元,3,502万元,1.05亿元和1.34亿元,并且没有损失。 在这种情况下,这也意味着2020年业绩预亏将成为该公司上市后的首个亏损。 另外,据测算,上市后的五年内,高威达总利润为3.38亿元,公司2020年的预亏将超过公司上市后的净利润。

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的关注信中,还要求高威达根据上述子公司的行业发展,竞争格局和市场地位,以及趋势如何,详细解释2020年业绩下滑的具体原因。绩效变化与同行业公司的变化一致。 年度业绩是否真实。

针对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应高伟达董事会秘书相关人员的要求向公司发了采访信,但截至本新闻稿,对方并未回复。

财务数据显示,进入2020年以来,高威达的表现一直不尽人意。 2020年前三个季度,该公司的收入和净利润均下降。 报告期内归属于公司的净利润约为4011万元,同比下降29.24%。

频繁的并购走到了尽头

疯狂的合并和收购是高威达帐户享有很高商誉的根本原因。

回顾高威达的历史公告,该公司在上市之初的主要业务是为金融企业客户提供IT解决方案,主要是银行,保险和证券。 为了稳定传统业务,该公司开始计划在2016年初以3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上海瑞敏。 之后,高威达开始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并将目光投向互联网营销领域。

进入新领域最快的方法是通过并购。 2016年9月和2016年10月,高威达分别以2.5亿元和1.2亿元的价格收购了海南坚果和尚和科技100%的股权。 此后,高威达已经形成了“金融信息服务+移动互联网营销”的并行业务模式。

双重主营业务形成后,高威达的并购并未停止。 2017年4月,高维达继续加大移动互联网营销力度,斥资4亿多元收购了跨度科技100%的股权。 由于频繁的并购,Covidia的商誉一度超过9亿元人民币。

据《北京商报》记者报道,高威达在2016年和2017年收购的上述四家公司均作出了业绩承诺,在业绩承诺期内具有相当的“竞争力”,均实现了业绩承诺。 其中,上海瑞敏和上合科技的履约承诺期在2016-2018年的三个财年,海南坚果和快渡科技的履约承诺期在2017-2019的三个财年。

根据高伟达的说法,由于流行病的影响,移动营销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宏观市场经济,上海瑞敏,上合科技,海南果业和跨度科技的表现在2020年将普遍下降。意味着上述四家公司“变脸”仅在履行承诺期之后。 此外,扣除商誉减值准备后,Gowell账户上仍有大量商誉,商誉余额在1.25亿至2.74亿美元之间。

纽牛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刘迪焕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说,并购将导致上市公司的短期收入和净利润的高百分比增长。 但是,从长远来看,由于两党管理层之间的磨合,长期增长也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尤其是对于目标和上市公司之间没有高度协同作用的并购,更应引起注意。北京商报记者董亮马焕焕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