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也需要“请进进出出”“当爱已经成为过去”体现了文化上的自信-qianlong.com.cn

2021年1月16日晚上,“点唱机音乐剧”《当爱是过去》被绘制为2020年深圳巡回演唱会的圆满结束。 今年的主题是“普通百姓非同寻常的一年”。 一年前,该剧的2019巡回演唱会也在这里顺利结束。 这是终点,也是起点。 尽管“当爱是过去”刚刚结束时,人们不禁期待着2021年的下一轮全国乃至全球巡回演出。

好的作品可以经受无数次的回火和抛光,并且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音乐剧《当爱是过去》以李宗盛为首的许多经典音乐作品为核心,并邀请了众多的国际创作者加入。 现在,经过2019年和2020年的两次年度巡回演出,在不断的自我完善和调整中,它变得越来越完美。

向百老汇学习国际创意经验

从“当爱是过去”的创作理念和品质的角度来看,该剧正在努力接近世界音乐剧大厅百老汇。 毕竟,今天的百老汇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而且还代表着国际顶级音乐剧院行业。

多年来,百老汇同时演出了数十部戏剧,其中最杰出的戏剧是《悲惨世界》,《歌剧魅影》,《西贡小姐》,《国王与我》, 《美女与野兽》等。 这些曲目通常持续七到八年,甚至十多年。 同时,这些经典作品不仅限于在百老汇剧院中的表演,还将通过巡回演出将奇妙的作品带给全世界。 中国观众也很幸运在家欣赏了许多百老汇的杰作,但我们可以亲自表演。 其中一些是百老汇原创剧集的表演,而另一些则是本地化版本。

如今,已经在中国巡回演出了两年的音乐剧《当爱是过去》已经成为典型的“点唱机音乐剧”。 这种形式是将单个歌手或乐队的作品与话剧文本一起用作音乐剧。 以“妈妈咪呀”的形式创作的新作品! 这对中国人来说很熟悉。 ”,“雨中之歌”,“红磨坊”,“泽西男孩”等都属于此类。 这种形式在国际音乐舞台上很普遍,但在大陆却很少。 它可以被公众记住。 包括由《百老汇环球》制作的音乐剧《无法言说的秘密》,《当爱是过去》的制作人。 这两件作品从制作到内容都是美丽的,被称为“走百老汇”,这也证明了制作公司对优质产品的追求得到了认可和肯定。

探索中国音乐产业模式

中国的音乐剧院产业起步晚,起点低。 它尚未形成可观的工业规模和受众。 从一开始,“当爱是过去”时就已经接近国际标准,并借鉴了成功的经验。 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和较强的商业属性。

“当爱过去”的音乐和故事是中国人,但创意团队却非常国际化。 该剧由百老汇导演约翰·兰多导演,他获得了托尼奖,并参与了编剧工作。 其他幕后大师系列还包括多个托尼奖最佳照明设计提名。 Japhy Weideman受邀为音乐剧进行灯光设计。 他曾因“靴子皇后”而获得托尼奖最佳音响设计奖,约翰·希弗斯(John Shivers)和百老汇著名音响设计师大卫·帕特里加(David Patridga)被邀请参加。 进行声音设计…以及许多亚洲顶级音乐家和创作者,都使业界看到了“当爱是过去”的雄心壮志,创造了与百老汇不相上下的一流国际音乐作品。

不仅是幕后花絮,而且在《当爱是过去》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许多国际顶级音乐剧的创作技巧和艺术处理方式,包括提到的“点读机”的创作形式,以及每年一次的全国巡回演出,例如,从1.0到2.0,它经历了180天的培训和调整,使这项工作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观众面前。 工作质量正在提高。 观众可以继续用第二支笔甚至N笔刷获得乐趣和新鲜感。 这种进步将在未来继续。 也许会出现更多升级版本,例如3.0和4.0。 这也是“当爱已成为过去”时,强大的创造热情和持久的活力所在。

用卓越的品质打造民族文化名片

对于中国戏剧家来说,“请进来”和“走出去”无疑是同等重要的。 从作品《当爱是过去》来看,这对于中国原创音乐剧产业的创造和运作模式更为重要。 进行了更深刻的探索。

自2014年该项目成立以来,脚本创作就开始了,巡回演出的第一轮于2019年11月开始,现在巡回演出的2.0版本的第二轮已经结束,六轮研讨会,无数次脚本阅读会议,连续两排……两千多个日夜,音乐剧《当爱是过去》圆满成功,掀起了中国“点唱机音乐剧”的潮流。 “当爱是过去时”属于中国和世界。 归根结底,它将是一部从中国走向世界的精品音乐剧。

也许,剧作家已经为世界巡回演唱会做准备,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流行病,他们不得不等待一个顺利进行的机会。 2020年巡回演唱会的主题是“普通百姓非同寻常的一年”,这确实使我们从工作人员中受益。 在他们的行动中,我感受到了他们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感,并感受到了《当爱逝去》非凡的艺术魅力。

在观众面前展示了《当爱是过去》时,它将当代中国爱情故事与中国经典流行音乐结合在一起。 它使用国际通用视角和世界上最通用的音乐语言来讲述一种完全的中国风格。 爱情故事是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也是文化自信心的输出。 演出《当爱是过去》时,受到了好评,市场反应热烈。 它被誉为“中国当代文化的名片”,彰显了文化力量的责任心和责任感。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