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标题:信托业重新开放2020:连续两年负增长的总体净利润增长Matthew效应继续
在披露数据的59家信托公司中,有36家公司在2020年实现了营业收入的正增长。
信托公司的2020年“成绩单”在这里。
截至2021年1月18日,在68家信托公司中,有59家披露了未经审计的财务报表。 根据中融信托创新研发部编制的最新数据(合并口径标有*,其余为母公司口径),*中信信托的收入和信托业务收入均居行业第一; *重庆信托的净利润较高每年下降10.90%,但仍位居行业第一。 在净利润方面,*重庆信托,*中信信托,*华能信托,平安信托和光大信托以38.73亿元,38.52亿元,37.65亿元,30.85亿元,分别为27.97亿元。
在尚未披露业绩的信托公司中,Essence Trust,陕西国际投资和山东国信为上市公司。 东莞信托和浙商金汇信托非银行间交易成员无披露义务; 渤海信托因河北疫情而四川信托因流行病而未决。 New Era Trust和Daye Trust尚未披露。
总体来看,信托行业的营业收入总体稳定,净利润增速连续两年为负。 59家信托公司的总营业收入达1203.31亿元,同比增长2.92%; 实现净利润总额541.81亿元,同比下降4.57%,有32家公司实现正增长。
一家领先的信托公司的员工告诉《 21世纪经济报道》,该行业将在2020年继续受到严格监管,尤其是在下半年。 情况将变得更加严重。 尽管过去几年中,公司所在的公司已经从优化其业务结构的举措中受益,但到2020年它将实现净利润。利润实现了快速增长,但他们对未来并不乐观。
行业净利润同比下降
在披露数据的59家信托公司中,2020年营业收入实现正增长的有36家,占比约61%,营业总收入1203.31亿元,同比增长2.92%; 实现净利润总额541.81亿元,同比下降4.57%,有32家公司实现正增长。
按母公司口径计算,这59家信托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58.33亿元,同比增长-3.48%,比2019年下降8.7个百分点,增速由从正到负。
资产管理研究员袁继伟分析认为,2020年信托公司营业收入萎缩的原因分为两个方面:信托业务和固有业务。
主要是信托业务。 自2019年以来,严格的监管,减少渠道业务,影子银行融资业务以及房地产信托的余额控制直接影响了信托业务收入的增长。 此外,监管政策还迫使信托业的标准化发生了转变。 标准化业务仍处于培育和发展时期,很难成为信托公司稳定发展的新动力。
另一方面,到2020年,资本市场将变得更加动荡,并呈现出结构性的牛市,这将增加固有资本投资的难度并减慢固有业务收入的增长。
连续两年净利润为负的原因也与上述类似。 此外,由于新的冠状肺炎流行的影响,信托公司已主动提高风险准备金的水平。
“受运营支出刚性增长和资产减值准备金增加等因素的影响,信托公司的盈利能力将在2020年下降。” Bairui Trust的研发部门发布了一份文件,指出59家信托公司的公允价值变动总值为负,营业收入的比例也为负,与2019年相比该比例已大大下降。其他收入,包括汇兑收益与损失,资产处置收益和其他业务收入相比,2019年显着增加。
同时,据分析,近年来,许多信托公司积极探索证券投资业务和服务信托业务,各种创新业务往往需要增加对IT系统和人力资源的投资。 到2020年,59家信托公司的运营费用大幅增加,总体增长约24.07%。
具体而言,单个信托公司对行业整体增长率的拖累也更为明显。 2019年,相同口径的59家信托公司的收入均为正,到2020年,有3家信托公司实现收入。 亏损方面,目前正处于赎回危机中的华新信托,亏损了16.78亿元。
此外,仍处于风险事件漩涡中的四川信托和安信信托尚未宣布其业绩,而由中国银行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20年7月中旬接管的新时代信托将将宣布其业绩。拖累该行业的整体绩效增长。
马修效应继续出现
2020年最值得注意的是,自第一季度以来,监管机构不再通过信托业协会发布信托业的不良率和风险项目数据。 在此之前,信托业的不良率已连续9个季度上升至3.02%。 该行业的整体信任规模也已连续11个季度下降。 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末,信托管理信托资产余额20.86万亿元,同比下降5.16%。
在行业全面承担风险的基础上,信托公司还提高了抵御风险的能力。 自2020年以来,共有11家信托公司增加了资本。 增资的数量和规模都在增加。 注册资金超过100亿美元的信托公司已从2019年的7家增加到2020年的9家。
袁继伟表示,2020年下半年,受2020年5月发布《信托公司资金和信托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影响,信托公司增资步伐加快,并且预计目前的增资步伐将在2021年继续。
在持续严格的监管和宏观经济压力的背景下,行业分化早已成定局。
盈利最高的前五家信托公司分别是*重庆信托,*中信信托,*华能信托,平安信托和光大信托,其净利润分别为38.73亿元,38.52亿元,37.65亿元,30.85亿元和分别为27.97亿元。 。
其中,重庆信托合并报表净利润较上年下降10.90%,但从母公司角度看,正增长,实现净利润28.03亿元。 按细目分类,累计交易手续费及佣金收入20.58亿元,投资收益14.88亿元。 两轮驱动确保稳定的性能。
*中信信托排名第二,其主要业务增长显着。 信托业务收入61.38亿元,居行业首位,同比增长24.03%,比信托业务第二位高13.5亿元,有力支撑了收入和净利润的增长。
就排名而言,在同等水平的情况下,2010年的前三名净利润与2019年相同。*华能信托已连续三年进入前五名。 排名第四和第五的平安信托和光大信托正努力追赶净利润分别增长16.33%和34.60%的步伐。
净利润的倒数五位是山西信托,长城鑫盛信托,华融信托,雪松信托和华鑫信托。 除山西信托的净利润为1500万元外,其余四家公司均出现亏损,亏损额分别为9900万元和728万元。 1亿元,12.23亿元,26.52亿元。
中融信托创新研发部指出,前十家公司的净利润总额占全部59家公司净利润总额的54%。 利润优势进一步集中到顶部,该行业亏损公司的数量逐年增加。 效果非常明显。
百瑞信托的研发部认为,行业中下游的信托公司可以通过增资等方式缩小与行业领先公司的资本实力差距。 但是,从资本投资到创造收入和利润还有一个过程。 行业中下游的信托公司应继续长期努力,加大业务转型力度,努力将资本实力的提高转化为业务发展能力的提高。
(作者:朱英子编辑:曾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