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力南下举行小组! 230亿港元的集资热潮创造了历史奇迹。 受到追捧的香港股票主题基金和A股基金
金融业协会(北京,记者李鲁嘉)报道,1月18日,南向资金净流入229.7亿港元,再创历史新高。
自2021年初以来,南向资金流入香港市场的速度加快了。 截至1月18日,资金流入已连续11个交易日超过100亿美元。 自沪股通开放以来,沪股基金累计成交18个交易日,净买入超过100亿元,其中11个交易日为年初。
在近期南向资金大量流入的背后,一些市场参与者使用“资金溢出+估值吸引力”的逻辑进行总结。 仔细观察,许多机构表示,香港股票被严重低估,是“价值低迷”。 而香港股票仍然拥有大量A股无法获得的稀缺核心资产,例如互联网领先者,创新药物和许多消费领先者。 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在港股拥有重大投资机会的主题基金近来已逐渐引起资本关注。 另一方面,以核心资产为主题的公共和私募股权基金将选择使用南方渠道进行布局。
嘉实基金常务董事兼Value Style Investment董事张金涛表示,从估值的角度来看,由于2020年的诸多因素,恒生指数的表现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主要市场指数,估值也一直很低。 香港股票相对于A股。 吸引力继续上升。 从盈利能力的角度来看,随着经济的复苏,中长期预测,恒生综合指数的利润增长率可能会回到正增长范围,并且增长率也将恢复。 在盈利能力上升期间,港股表现较佳。 从流动性的角度来看,预计南向资金将继续流入香港股票。 同时,预计香港股市的利润将企稳回升,海外资金也将继续流入。从市场结构的角度来看,随着越来越多的新经济公司在香港上市,港股的行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
港股主题基金大受欢迎
1月18日,当日南市资金净流入229.7亿港元,创历史新高。 盘后数据显示,腾讯控股,香港联合交易所,小米集团和中国移动的净购买量排名第一,分别为54.2亿港元,27.3亿港元,23.1亿港元和17.1亿港元。
实际上,在南方资本追求“新技术”的背景下,场外资金也涌向相关主题基金。 作为投资香港股票的重要工具,截至1月15日,中国资产管理公司的恒生ETF规模已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数据显示,自2020年以来,香港最大的两个QDII指数基金,即H股ETF和恒生ETF,已经开始快速增长。 自2015年以来,该份额已从1.16亿和1.35亿增加到最新的85.08亿。 和61.27亿份。 与历史相比,恒生ETF的规模自2020年初以来几乎翻了一番,并达到历史新高。
一方面,相关ETF的规模迅速增长,这表明长期以来已经有一些“前瞻性”资金分配给了香港股票; 另一方面,最近发行的多个南向交易基金继续受到基金欢迎,并在将来构成香港股票。 增量资金的重要来源。
1月18日,银华中证沪深港深500只ETF,中国恒生互联网技术ETF以及积极管理的弘毅富康香港股票交易所明智选择在当天牵头。 早在1月15日,由嘉实基金张金涛和胡宇飞共同管理的嘉实香港股票优势就被正式出售,引发了数百亿美元的认购。 据渠道新闻报道,截至当天下午5时,该基金的总认购规模已接近150亿元,超过了募资规模上限的80亿元。
此外,许多受基金追捧的“阳光基金”也可以投资多达50%的香港股票。
南方消费升级基金披露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基金股票投资在该基金资产中所占的比例为60%-95%,南向沪港通股票投资所占比例不得超过股票资产的50%。 博时汇兴回报基金的初始资金超过100亿美元,将基金资产的0%-95%投资于股票资产,并且可以同时投资A股和香港股票。 其中,南向交易标的股票的投资比例为股票资产的比例。 0%-50%。

事实上,自去年以来,内地公开发售股票对香港股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在香港股市掀起的新股盛宴,则成为吸引内地公开发售股票的重要动力。 2020年,京东,网易,西默国际,京东物流,Bubble Mart和明远云等新经济公司将全部亮相。 不断流入香港股市的“鲜血”也为大陆公共基金提供了丰富的投资目标。
以Simer International为例。 在被纳入Southbound Stock Connect之后不久,该股票就收到了多个公开募股资金竞争布局。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末,前十大最重要的Smol International名单中有24只基金,其中前海开元,上海,香港和深圳新硬件将其列为第一重要的基金。保持。
根据内地公开发行资金的“南方”背景,统计数字还显示,今年1月发行的新基金中,有一半以上是香港股票。 此外,中国证监会网站还显示,中国汇天富,广发,博时,华泰贝瑞,大成等基金公司也于去年12月提交了香港股票集资申请。
最有前途的新技术领域
中信证券据说从长远来看,港元具有联系汇率制度,内地投资者可以获得分散的汇率分配。 同时,香港股票市场的上市公司与A股是相辅相成的,其中包括大量的新兴技术成长公司,它们在当前的全球增长溢价阶段提供了良好的长期分配价值。 从短期业绩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主要驱动因素目前正在改善,并且香港股票的分配窗口已经打开。
中信证券进一步指出,香港股市应成为内地投资者资产配置投资组合的重要组成部分。 宏观和基本面因素的逐步改善有望成为香港股市的催化剂。 一方面,内地投资者可以通过分配香港股票来分散风险。 另一方面,香港股市包含大量具有长期分配价值的新兴技术公司。
实际上,从1月4日开始对国内资本流入进行拆分,数据显示,国内资本更喜欢技术,制造和周期。 到2021年,三只沪港通的股票市值份额将分别增长0.86%,0.48和0.21%。从布局方向来看,资金主要进入稀缺的技术领域。

从头寸市值变化的角度来看,数据还显示,自一月份以来,南向基金已经中芯国际持仓市值增幅最大,分别增加了752.59亿港元,380.9亿港元和184.17亿港元。

在市场表现方面,在南向基金的帮助下,恒生指数在1月18日收盘上涨1.01%,至28862.77点。 腾讯控股收报657港元,为历史最高价。 包括半导体,家居装饰零售商,电子零件和其他部门在内的所有股票均上涨了7%以上。
方新财富投资基金经理郝新明认为,资金流向南方有两个主要逻辑。 一是香港股票稀缺的互联网,技术和消费者领导者具有分配价值。 另一个是H股比A股具有更大的估值优势。 新成立的基金最多可以投资50%的香港股票。 这也将为香港股票带来流动性。 在流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有理由将资金流向估值较低的香港股票。 但是,由于香港市场是一个成熟的市场,其生态系统不同于A股,定价机制和交易系统也不同。 您一定不能招呼便宜的股票来购买低价的股票。对于较差的股票,最好投资于低价值的蓝筹白马股票。


大量信息,准确的解释,全部在新浪财经APP中
主编:陈志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