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台国内生产的RISC-V AI单板计算机被称为基准i5:它真的值119美元吗? -CPU处理器,RISC-V-快速技术(Drivehome的媒体)-技术改变了未来

2021年初,RISC-V的生态建设将有新的发展。 本周,赛芳科技发布了世界上第一台基于RISC-V的AI单板计算机Starlight(BeagleV),它具有当今台式计算机的所有可扩展性功能,仅占85mm x 70mm的面积并具有4GB的内存版本售价119美元。 8GB RAM版本的价格为149美元。

推出第一台RISC-V AI单板计算机对RISC-V生态学的发展有何意义? 花119美元拥抱开源值得吗?

第一台RISC-V AI单板计算机具有足够的性能和可接受的价格

随着RISC-V芯片在多种物联网场景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的开发人员开始接受RISC-V,并探索这种新兴指令集的更多可能性。 因此,基于RISC-V的开发板也已陆续引入市场。 最新的Starlight AI单板计算机强调了强劲的性能和低廉的价格。

世界上第一台国内生产的RISC-V AI单板计算机被称为基准i5:它真的值119美元吗?

赛芳科技首席执行官徐涛

赛芳科技首席执行官徐涛告诉雷锋网:“已经投放市场的高性能RISC-V单板计算机非常昂贵,需要600-1000美元,而十多美元的价格已经超过功能有限。我们的新型单板计算机是计算机的配置,性能足够强大,价格也可以接受,同时考虑到这两个方面的RISC-V单板计算机仅是Starlight。”

这款星型单板计算机的核心处理器是赛芳于2020年9月发布的全球首个基于RISC-V的AI视觉芯片景洪7100。该AI芯片集成了工作频率高达1.5GHz的4核CPU,并支持Linux操作系统。

同时,景洪7100集成了赛芳自主研发的ISP,该ISP适用于主流图像传感器并可以实时处理4K分辨率图像。 借助自行开发的AI引擎,它可以完成各种复杂的视频图像处理和智能视觉。 计算。

世界上第一台国内生产的RISC-V AI单板计算机被称为基准i5:它真的值119美元吗?

赛芳,Seeed和BeagleBoard基于景洪7100,再加上USB,PCIe,DDR和其他接口,共同推出了Starlight AI单板计算机。 Leifeng.com了解到,Starlight AI单板计算机的AI性能可以达到6TOPS。

世界上第一台国内生产的RISC-V AI单板计算机被称为基准i5:它真的值119美元吗?

Seeed是开源硬件的解决方案提供商,以及专业的单板计算机制造商和渠道提供商。 BeagleBoard是开源社区的运营商和品牌。

“通过目睹,我们可以将Starlight单板计算机发送给每个开发人员。与BeagleBoard的合作可以将大量软件移植到RISC-V平台上,从而使开发人员可以基于Starlight开发他们想要的产品,”徐涛解释说。

看到首席执行官潘浩说:“星型单板计算机是我们历史上最开放源代码的SPC。 这些连接器可以直接使用,并且只需几百美元就可以得到一台完全开源的Linux计算机。”

据报道,Starlight单板计算机将从3月开始少量发货,并将在今年下半年向整个社区大量供应。 Starlight单板计算机的出货量将在RISC-V生态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Starlight单板计算机如何加快RISC-V生态的建设?

“生态建设实际上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如果生态建设更好,更多的人将使生态建设更好。相反,如果没有人使用它,整个生态建设过程将很慢。” 徐涛说。

因此,在物联网市场等生态链相对较短的地区,RISC-V的发展非常迅速。 在生态链相对较长的某些应用中(例如最具挑战性的手机市场),单点突破是不够的,需要整个行业。 只有通过连锁突破才能应用它。”

如今,赛芳的Starlight AI单板计算机已成为系统级产品。 该系统具有景洪7100芯片和天枢处理器核心。 最底层是RISC-V指令集。 使用系统级产品,可以对其进行更改。 广泛应用于更多场景。

世界上第一台国内生产的RISC-V AI单板计算机被称为基准i5:它真的值119美元吗?

但是,如果RISC-V生态系统想要进一步突破,则需要更多的合作。 这也是赛芳公司希望与Seeed和BeagleBoard合作的重要原因。 双方的合作将共同将星光AI单板计算机推广到硬件开发板社区,并提供匹配的基于Linux的基础软件开发环境以及不同行业应用所需的完善性。 该软件基本框架完全支持业内知名的开发工具。

这种合作对于加快RISC-V软硬件生态的发展,更好地满足市场的差异化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徐涛认为,它已经进入了应用场景决定软件和软件定义芯片的时代。

潘浩还认为:“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时代,技术不再由技术驱动,而是需求被用来驱动技术应用。例如,物联网的应用就像互联网对需求的多样化一样。软件。当一个想法产生时,它需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开源可以更快地孵化产品。”

这意味着当基本的软件和硬件准备就绪时,生态发展的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最终的应用。 就赛芳而言,其非常明确的应用场景是智能能源。 在新闻发布会上,赛芳科技与香港中华煤气集团的子公司香港中华能源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同。

港华能源总经理邱建航表示:“国内正在大力推动绿色清洁能源的发展,我们也为智能能源的发展做出了很多努力。许多客户都希望智能节能以及大量基于RISC -V芯片的定制需求。”

赛芳科技还与紫光展瑞签署了战略合同。 双方将在指令集,IP和生态学方面进行全面合作,使世界范围内都能听到中国RISC-V的声音,共同促进中国RISC-V生态和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

目前,赛方于2018年成立的规模还不到200人,但已达成许多合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徐涛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自赛芳成立以来,已有100多个项目,其中很多是AIoT应用。 此外,由于包括网络,存储和AI控制器在内的产品的批量生产周期较长,因此基于RISC-V的产品相对较少。

开源芯片的更多可能性

“芯片开源本身没有多大意义。RISC-V的开源是标准的开源。对于芯片行业来说,RISC-V带来了技术和商业自由。” 徐涛说:“技术自由体现在使用RISC-V的可扩展系统可以定制内核,芯片公司可以开发更具竞争力的芯片。业务自由意味着它不仅不需要许可证,也不会受到束缚。 ,并且可以自由切换IP。”

Unigroup Zhanrui市场营销副总裁夏晓飞说:“我们一直支持开源,这使所有技术公司和自由开发人员都可以积累知识。这也是开源系统胜过封闭系统的重要因素。从长远来看,我们正在集成电路设计的积累可以反馈RISC-V的开发。当然,RISC-V还使我们能够进行一些差异化的创新,以更好地适应使用场景。”

一方面,在RISC-V的探索中,诸如星光AI单板计算机之类的产品可以满足诸如智能家居,机器人技术,物流,监控,安全性,自动驾驶和交通管理等低功耗场景。

另一方面,RISC-V也正在朝着高性能领域发展。 赛芳去年12月推出了世界上性能最高的RISC-V处理器Tianshu。 Tianshu系列的性能可以与新的Intel Core i5系列和ARM Cortex A76相提并论。 此外,天枢处理器支持虚拟化和KVM,这是RISC-V处理器进入高性能计算领域的重要功能。

世界上第一台国内生产的RISC-V AI单板计算机被称为基准i5:它真的值119美元吗?

换句话说,将来RISC-V芯片也可能会应用于PC和智能手机。 徐涛说,这是他们的商业选择。

RISC-V带来了技术和业务的自由,自然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RISC-V生态系统的繁荣能否使其成为ARM和x86的第三方?

– 结束 –

CPU处理器RISC-V

原始链接:雷锋网
主管编辑:以上Q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