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在线评论》:画一张农村振兴图景,高质量做好“三农”
2020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这是在迈向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历史关头举行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 会议指出,要充分认识在新的发展阶段“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发挥党的力量。全党全社会促进农村振兴,促进优质高效农业,宜居宜居农村和农民富裕。 这就为新的发展阶段指出了农村振兴图景,做好高质量“三农”工作的方向和做法。
今年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特别重要的一年。 这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国家新旅程的开局之年。 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 促进农村振兴,搞好今年的“三农”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2021年,要全面实施农村振兴战略,抓好高质量的“三农”工作,要扎实抓好三项重点任务,促进农村振兴和“三农”优质发展。
首先是巩固和扩大减贫成果,并有效地与农村振兴联系起来。 到2020年底,历经8年,按照现行标准,将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摆脱了贫困,所有832个贫困县都蒙上了帽子,在贫困方面的决定性胜利是决定性的。 我们必须全面系统地总结我国在战胜贫困方面的宝贵实践经验和精神财富,完善和掌握其背后的深层法律,并将有效的改革创新,实践探索和工作实践提升为制度成果,文化观念。以及精神追求。 以价值为导向,它将在乡村工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的历史过程中继续发挥更大的作用。 要结合当地实际,搞好农村振兴,利用农村振兴的方法和效果,巩固和扩大扶贫成果,坚决防止大规模脱贫。 对于已经摆脱贫困的县,将从扶贫之日起确定为期五年的过渡期,以有效地将过渡期的规划,系统,政策和工作联系起来,从而“帮助马匹”然后“下车”。
二是实施“藏粮”战略,巩固粮食生产的“生命线”。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生命线”。 我国用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0%的人口,这已经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但是,这也引起了耕地长期高强度利用和退化加剧的问题。 这需要一种紧迫感,并执行“在土地上种谷物”的策略。 要确保耕地数量,坚定维护18亿亩耕地红线,坚决遏制“非农化”,防止“非粮食化”。 同时,要大力提高耕地质量,通过多种渠道增加资金投入,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确保整个工程完成1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为了真正实现旱灾和洪灾保障,高产稳定。 我们必须把保护黑土地作为主要问题,充分利用黑土地来养护黑土地。
第三是实施“把食物藏在技术中”的战略,用“卡住”技术解决关键问题。 现代农业生产越来越依赖于高科技元素的投入,例如先进种子,农业机械和智能农业。 我们必须坚持农业科学技术中的自力更生和自力更生,加快农业关键技术研究的发展。 种子是农业的“碎片”。 必须把种业作为当前和未来农业科技研究和农业现代化的重点任务,加快种源“陷颈”技术研究的启动,加强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加快种业发展。银行建设,促进畜禽海洋渔业种质资源建设,保持水稻,小麦等品种的竞争优势,缩小玉米,大豆,猪,奶牛等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品种之间的差距,坚决打赢种业斗争,确保中国碗中主要盛有中国谷物,而中国谷物主要在中国种植。
新时期农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和“三农”的高质量工作,是一项艰巨而艰巨的系统工程。 它在党的“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的总体领导下。 ,我们充满信心,将有能力以“三农”的高质量发展启动“十四五”,以优异的成绩庆祝党成立一百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