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4家消费金融公司欢迎首次监管考试! 5级公司可能实施市场退出
资料来源:全球老虎金融
如果说2020年的消费金融牌照将迎来“开放期”,那么2021年将成为消费金融业“监管期”的开始。 《消费金融公司监督评估办法(试行)》的发布标志着消费金融公司分类监督时代的正式开始。
1月13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发布了《消费金融公司监督管理等级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 据悉,《办法》已于2020年12月30日发布给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和消费金融公司,并将自发行之日起实施。 这意味着消费金融公司将迎来首个监管评级。 业界预测,第一等级可能会在今年4月底之前完成,评估期为2020。
从内容上看,《办法》设定了五个消费金融公司的监管评级要素,包括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资本管理,风险管理,专业服务质量和信息技术管理。 每个部分的重量分别为28%,12%,35%,15%,10%。
根据特定的评分分数,监管机构将消费金融公司分为1级,2级(A,B),3级(A,B),4级和5级。值越大,机构风险越大。或问题。 监管关注程度越高。 这样的设置有利于促进消费金融公司的差异化监管,实现差异化发展。 例如,一家监管等级为1级的消费金融公司通常不需要采取特殊的监管措施; 一家消费者金融公司的监管等级为5级,表明其风险水平超过了公司的控制和纠正能力,并且公司不再能正常运营,应下达命令提交救援计划,例如合并,收购,重组和引进战略投资者,或依法接管; 对于无法采取措施挽救公司的公司,可以依法退出市场。
此外,根据《办法》,该办法适用于在中国成立超过一个完整会计年度的消费金融公司。 这意味着第一批中有24家符合参与评级标准的消费金融公司。 平安消费金融公司,北京阳光消费金融公司和小米消费金融公司这三家公司成立不到一年,将不参与今年的评级。
值得注意的是,自2009年试点计划开始以来,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总体上趋于审慎和稳定。 但是,从去年开始,发放消费金牌的步伐已大大加快。 2020年,重庆蚂蚁消费金融等五家公司被批准成立。 截至目前,我国已有27家消费金融公司开业。
随着消费金融市场竞争的加剧,消费金融公司也面临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一些消费金融公司的业务合规性和发展稳定性受到挑战。 因此,规范消费金融市场秩序,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已成为监管水平的应有之义。
去年11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促进消费金融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的通知》(以下简称《 “注意”)。 在商业模式的同时,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以适当减少准备金的监管要求,拓宽基于市场的融资方式,并增加资本补充方式。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发布的《办法》和《通知》进一步阐明了监管原则和要求,并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增强消费金融的高质量发展和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能力。

大量信息,准确的解释,全部在新浪财经APP中
责任编辑:潘巧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