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标题:A股制度化加速了今年的五向基金,有望带来数万亿的“自来水”
本报记者吴小路
新年伊始,热钱频繁出现,北向资金继续流入A股,中长期资金进入市场的趋势仍在继续。 据《证券日报》统计,截至1月13日,今年以来共发行14只股票型基金,发行总额达1174.79亿元。 此外,截至今年1月13日,北向基金净买入311.78亿元。
市场参与者认为,在政策的指导下,预计今年的五向中长期基金(包括公开发售,外国投资,银行财富管理,保险基金和社会保障)将带来数万亿的增量资金到A股,公开发行和外资仍将是主要资金。 银行财富管理和社会保障有望成为长期资金的新来源。 未来,专业机构持有的A股市值在流通市值中的比重将显着提高,A股制度化进程将加速。
今年可能欢迎数万亿的增量资金
去年,监管部门反复表示,他们将向市场引入中长期资金。 根据万得资讯的统计,2020年公募基金发行量将超过3万亿元,其中股票型基金发行量将达到1.69万亿元,同比增长251.72%,成为我国最重要的机构增量资本。 A股。 在外资方面,去年北向资金净流入2089.32亿元。
今年是“十四五”时期的开局之年,将中长期资金投入市场仍然是资本市场的重要任务。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易惠满在《增加直接融资比例》中写道,长期资金比例是影响资本市场稳定的重要因素,是决定资本市场稳定性的核心变量之一。直接融资的比例。
除了公开发售和外国投资,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保险基金和养老基金也获得了进入市场的有力政策支持。 去年7月,中国银行业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关于优化保险公司股权资产配置监管的通知》,规定了有区别的股权资产投资监管比例,扩大了保险公司的独立决策空间。的资金利用率。 去年12月3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调整了年金基金(公司年金基金和职业年金基金)的投资范围。 从2021年1月1日开始,年金基金的房地产投资股权资产比重上限提高了10个百分点,达到40%。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末,已有24个省份发起了养老金保险基金的委托投资,合同金额为1.1万亿元,其中9757亿元已在收到。 此外,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末,全国企业年金积累基金总规模达2.09万亿元,较2019年底增加2962.16亿元,增长16.66%。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所所长田立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到2021年,以公开发行和社会保障为代表的中长期资金将大量进入市场。数字。 同时,预计今年初近期的公开发售以及银行财富管理的未来分配将在2021年使数以万亿计的中长期资金进入市场。
招商证券策略师涂景清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展望2021年,在政策指导下,中长期资金进入市场的趋势将继续。 首先,这一轮居民更多地通过基金投资股市,使得基金扩张的持续时间更长,公共基金的发行量有望保持较高水平,部分股权基金的年发行量可能超过一万亿元。 二是银行理财子公司初具规模。 除推出原始的银行理财产品外,银行理财子公司还不断推出新产品,测试混合资产和股票理财产品,预计它们在股票分配中的份额将在未来增加。 第三,提高了保险股本投资比例的上限,目前的分配比例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保险机构股权投资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预计将为股市带来近1000亿元的增量资金。 随着叠加的保险资金总额的增加,增量资金的规模甚至更大。 第四,在经济改善和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预计外资将继续流入。
永信证券首席战略分析师陈国预测,到2021年,A股有望带来1.9万亿元的长期增量资本。 分配要求和政策支持是促进长期资本进入市场的主要原因。 具体而言,在政策支持下,银行财富管理和社会保险(包括养老金,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有望成为A股长期资本配置的新来源。 预计到2021年,新规模将达到1500亿元,1600亿元。 公共资金,保险资金和外资仍然是A股增量资金的主要来源。 预计到2021年将分别增加7500亿元,4272亿元和2400亿元。此外,良Liang还有望为A股增加1800亿元的资本。
A股制度化将加速
“自2015年以来,机构投资者在A股中的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 据测算,到2020年,A股机构投资者所持股票在自由流通市值中的比重将达到45%左右。” 涂景清说。
《中信证券研究报告》认为,未来五年,境内居民和境外资金将增加A股配置,境内居民增加机构产品配置的比重将继续增加。 专业机构股票市值在A股市场中的份额将显着增加,散户投资者的份额将迅速下降,制度化趋势将加速。 到2025年底,据估计,外资和公募股权的总价值将分别达到8.3万亿元和9.1万亿元,这是新增机构资金的最大来源。
田立辉说,A股市场制度化不仅可以改善资本市场的结构,而且可以优化市场文化,促进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有序发展。 其次,专业机构所占份额的增加也可以形成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