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增长率正在逐渐恢复正常。 财务数据良好
●本报记者彭阳,赵百志南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1月12日发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12月,广义货币M2余额为218.68万亿元,同比增长10.1%。 12月份,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1.26万亿元,同比多增1170亿元。 截至2020年末,社会融资存量284.83万亿元,同比增长13.3%。 专家表示,2020年12月的金融数据表明货币政策正在恢复正常化,社会融资存量和M2增长率等指标越来越接近名义GDP增长率。
数据重点
“ 2020年12月的财务数据显示了许多亮点。”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表示,财务数据结构相对理想,长期公司贷款保持强劲,表明公司对随后的需求回升持乐观态度。 M2同比保持两位数增长,表明货币环境仍然宽松。
开元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指出,狭义货币(M1)和M2的增长率均下降,财政存款缓慢。 2020年12月,M1同比增长8.6%,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结束了持续的上升趋势。 M2的同比增长率降至10.1%,低于市场平均预期。 他认为,M2增长率低于预期,或者与财政支出进度慢于预期有关。
在新增信贷方面,东方金城首席宏观分析师王庆表示,2020年1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符合季节性规律。 主要是票据贴现率下降和企业票据融资大量增加,比上年同期增加1,170亿元,对企业短期贷款也有一定的替代作用。 12月,以居民住房抵押贷款为主的居民中长期贷款连续多个月首次出现同比下降,表明前期出台的房地产金融调控措施为:生效。 企业中长期贷款较去年同期保持大幅增长的势头。
信托贷款大幅收缩
根据中央银行的数据,初步统计显示,2020年社会融资累计增加34.86万亿元,比上年增加9.19万亿元; 到2020年末,社会融资存量为284.83万亿元,同比增长13.3%。
王青说,从2020年全年社会金融结构看,主要特点是债券和信贷融资大量增加,已成为反周期调整的主力军。 表外融资,例如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继续下降,并且由于新的冠状肺炎流行,尚未进行严格的监管。
赵伟说,从主要细分来看,信托贷款和资产负债表外票据已大幅缩水。 信托贷款大幅减少,资产负债表外票据减少; 公司债券融资净额连续第二个月不足千亿元。
货币政策“稳定”在头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最近表示,2021年的货币政策应“稳定”,并保持正常货币政策空间的可持续性。
赵伟认为,在这种流行病中,实体的杠杆比率已大大提高,这是未来政策将恢复正常化的普遍趋势。 不应收紧货币流动性环境,甚至可能需要定期适度放松。 在信贷“缩水”的过程中,资金的风险偏好可能下降,行业与公司之间的区别可能非常明显。
兴业证券(Industrial Securities)首席经济学家王翰表示,货币政策的重点已从对冲流行病的影响转移到解决杠杆上升带来的风险上,重点是解决现有债务问题。 因此,金融机构将相对谨慎,信贷分层问题可能会持续存在。 在此过程中,货币监管可能采取相对宽松的对冲方式,以提供更好的经济环境来处理股票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