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民航客运量达4.2亿人次,连续15年位居世界第二


原标题:中国民航客运量到2020年达到4.2亿,世界连续第二年15年

中新经纬客户1月1​​2日据《中国民航新闻》报道,1月12日,“ 2021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和“全国民航安全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了视频会议。

  中国民航客运量连续15年位居世界第二

从会议上了解到,“十三五”期间,中国民航运输航空事故每百万小时事故率和每百万乘客公里死亡人数为零,连续18年确保了防空安全。 截至2020年8月25日,整个行业已达到运输航空安全飞行10周年。 在此基础上,它已开始创建新的安全记录。 到目前为止,它已经安全飞行了120 + 4个月,飞行时间为8943万小时,安全水平保持稳定。 世界最前沿。

在过去的五年中,民航增加了1,253架运输飞机和940架通用飞机。 民航机队规模达到6747架,国产民航飞机在支线机队中的比重达到33%。 新增航线263条,全国航线总里程达到23.7万公里,比“十二五”期间增加了38000公里。

在过去的五年中,新建或搬迁了43个运输机场,全国获得认证的运输机场数量已增加到241个,新增了41条跑道,588万平方米的航站楼,2,300个飞机座位,以及另外53,000个燃油储备能力。 新设计的立方米机场容量约为4亿人次,总容量为14亿人次。

在过去的五年中,地区性枢纽机场发展迅速,全国有数以千万计的机场有39个。 中西部机场旅客吞吐量增长55.7%,比全国增速快7.9%; 支线机场旅客吞吐量增长123.7%,快于全国增速。增速为76.9个百分点; 低成本客运量增长87.6%,占比9.5%。 通用航空业务量年均增长13.7%,通用机场数量超过运输机场。

过去五年,在空域资源紧张,运行环境复杂,极端天气频繁的条件下,中国民航系统采取了严格控制总运行量,科学把握运行标准,持续改进支持等措施。能力,并加强技术支持。 实行季节飞行计划,规范气流管理,缩短管制间隔时间,在千万级以上机场推广运行管理委员会机制,完成停机坪控制转移,促进“四强”空中交通管制建设,激发民航业活力。空中交通管制系统改革和航班正常。这一比率连续三年超过80%,到2020年达到88.52%,比“十二五”时期末提高了20个百分点。

2019年,与“十二五”期末相比,中国民航运输总营业额,旅客运输,货物和邮件运输分别增加441.6亿吨公里,2.2亿人和123.8万吨,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1.0%和10.7%。 其中,2019年运输总周转量的年增长率为4.6%,相当于2009年的总运输量。民航客运周转量占全国综合运输系统的33.1%,增长8.9个百分点。

会议介绍,到2020年,由于新的冠状肺炎流行病将对全球民航业产生巨大影响,由于我国采取了有效的防疫措施,中国的民航业已率先走出世界并成为世界首位。世界上恢复最快,运营最好的航空市场。

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民航运输业总营业额,客运量,货物和邮件运输量分别同比恢复至76.3%,84.2%和95.8%,其中国内航空运输量有所回升达到94.5%。到2020年,总运输营业额,客运,货物和邮件运输将达到798.5亿吨公里,4.2亿人和676.6万吨,分别相当于2019年的61.7%,63.3%和89.8%。中国民航的客运量已连续15年位居世界第二。

截至2020年底,该行业共注册了523,600架无人机。 到2020年,无人机飞行飞行小时数为15.94百万,同比增长36.4%。

受2020年疫情影响,民航企业效率大幅下降,2月单月亏损245.9亿元。 民航总局和有关部门发布了“点对点”扶持政策中的“ 16 + 8”项目。 民航公司已经积极救出了自己。 自三月以来,亏损逐月减少,十月实现了总体利润。

  2021年,民航将制定计划,为其运输机队改装和修改北斗跟踪定位系统

会议指出,2021年,民航将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础,把握政策及时性,挖掘市场潜力,激发市场活力,努力完成交通运输总营业额1062亿吨公里。 ,在流行之前恢复到80%以上; 客运量为5.9亿,在流行之前恢复了约90%; 货邮运输量753万吨,与疫情发生前基本持平。 努力减少航空公司的损失并增加利润。

2021年,民航将动态调整国际客运政策,促进国际客运有序恢复。 灵活把握货运权开放政策; 促进有效提高国际航空货运能力; 促进海南第七届交通权试点的开放; 开展RCEP民航领域的相关工作; 改善针对中外航空公司的高效,标准化,开放和公平的航班时刻表分配系统和系统; 夯实“一带一路”民航合作平台基础,促进中美和中欧民航合作平台转型升级。 逐步放宽香港和澳门的飞行政策。

民航将实施更加积极,有力,灵活和宽松的宏观调控政策,完善差异化的飞行量调控政策,实现地区间保障能力,发展速度和发展需求之间的平衡。 建立国家航班时刻表监测系统,开展航班时刻表资源市场配置改革试点。 为应对恶性价格竞争,民航将进一步加大价格监管力度,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的航空运输市场秩序。

加快“ 10 + 3”空中通道的建设,促进全北京通道的全面连通,进一步优化华北地区的临时航线; 深入开发点积分系统(PMS),RNP AR独立并行方法以及其他可操作的新概念和新技术应用,组织并开展四维轨迹(TBO)双飞机飞行验证,促进飞机尾迹重分类测试操作做好国家空中交通管理系统试运行; 积极推进低空协同管理“四川模式”和全区低空开放的“湖南模式”,促进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的三级网络运行。

据介绍,民航将完善飞行规律管理机制。 到2021年,国内客运航空公司的定期航班率将稳定在80%以上,全国1000万以上机场的平均通关和离港航班率将力争达到85%。

此外,会议指出民航将制定计划为其运输机队改装北斗跟踪定位系统,完善北斗通用航空飞行动态信息服务平台; 探索远程维护等数字化维护管理,加强航空物资,维护设施和设备的本地化; 深化智能空气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完善机场领域的BIM标准体系; 探索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技术容错和纠正机制; 积极推进北斗体系,高原运行等国际标准化工作。 (中新经纬APP)

大量信息,准确的解释,全部在新浪财经APP中

主编:刘万里SF014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