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实现2020年全年CPI的既定目标同比增长2.5%
1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全国CPI(消费者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 2020年全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将比2019年上涨2.5%,实现了“全年保持3.5%左右”的既定目标。
国家统计局市统计局高级统计师董丽娟说,去年12月,各个地区和部门巩固和扩大了防疫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消费者需求持续增长。 同时,受特殊天气和成本上升的影响,CPI从下降变为上升。 。 在生产者价格指数方面,国内需求的稳定回升,加上一些国际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带动了工业产品价格的继续上涨。
去年12月,CPI同比增长0.2%。 其中,城市价格上涨0.2%,农村地区上涨0.2%; 食品价格上涨1.2%,非食品价格持平; 消费品价格上涨0.2%,服务价格上涨0.3%。 去年12月,CPI比前一个月上升了0.7%。 其中,城市价格上涨0.7%,农村地区上涨0.9%; 食品价格上涨2.8%,非食品价格上涨0.1%; 消费品价格上涨1.2%,服务价格持平。
从去年同期来看,去年12月的食品价格从11月的2.0%下跌变为1.2%的涨幅,这使CPI上涨了约0.26个百分点。 食品方面,新鲜蔬菜价格上涨6.5%,比上月下降2.1个百分点; 新鲜水果价格上涨6.5%,涨幅为2.9个百分点。 牛肉,羊肉价格均上涨4.6%,均上涨。 猪肉价格下降1.3%,降幅收窄11.2%。 鸡蛋,鸡和鸭的价格分别下降了11.9%,13.5%和9.2%,降幅均收窄。 非食品价格较上月下降0.1%,持平。
从环比角度看,去年12月食品价格从11月的2.4%下降到2.8%的上升,这使CPI上涨了约0.62个百分点。 在食品方面,由于持续低温天气,新鲜蔬菜和水果的生产,储存和运输成本增加,价格分别上涨了8.5%和3.5%。 随着元旦和春节的到来,消费者需求季节性增加,而饲料成本却增加了。 价格从11月份的6.5%下降到6.5%的涨幅,羔羊的价格从11月份的持平变化到2.6%的涨幅,鸡蛋价格从11月份的1.6%下降到2.9%的涨幅变化。 非食品价格从11月份的0.1%下跌变为0.1%的上涨,这使CPI上涨了约0.11个百分点。
东方金城首席宏观分析师王庆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就食品价格而言,猪肉消费旺季进入去年12月的旺季。 猪肉平均价格上涨,同比下降幅度明显收窄。 从负面变为正面的主要原因。 此外,受罕见的低温影响,去年12月新鲜水果的价格大幅上涨。 此外,在供需变化的推动下,鸡蛋价格的同比下降幅度有所收窄,这也是去年12月食品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
在生产者价格指数方面,去年12月,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下降0.4%,环比上升1.1%; 工业生产者购买价格同比持平,环比增长1.5%。 到2020年全年,工业生产者的出厂价格将比2019年下降1.8%,工业生产者的购买价格将下降2.3%。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斌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去年12月,CPI同比增长回到正增长范围,PPI下降幅度明显收窄,几乎转为正,这基本上符合预期的方向。 总体而言,一方面,在下一阶段,我国的CPI仍由食品价格的变化主导。 尽管今年临近,而混乱的因素可能会给CPI带来一些干扰,但上一年的基数效应也上升到了最高点。 预计2021年CPI将保持温和水平。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复苏,商业信心和经营状况逐渐改善,有效需求进一步增强,石油价格可能反弹,PPI将逐步修复,并有望在未来几年内成为正值。年。
关于下一阶段货币政策的趋势,温斌表示,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稳定”,并保持正常货币政策空间的可持续性。 预计央行将继续使用“反向回购+ MLF”等政策工具来调整市场流动性,引导M2和社会融资的增长基本与名义GDP的增长保持一致,并继续增长致力于技术创新,小型和微型企业,在绿色发展等关键领域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