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与交通](https://i0.wp.com/static.cnbetacdn.com/topics/e9d3a4e2caf18a5.png?w=560&ssl=1)
1月9日,在维莱举行的“ 2020 NIO日”上,维莱发起了几项重大举措。 除了发布首款轿车ET7和发布Weilai Autopilot NAD系统外,Weilai还发布了首款150kWh固态电池。 这个消息一出,车迷和车迷们就震惊了。 魏来为什么能默默地想出“炸弹王”,对于拥有更多有关固态电池公开报道的固态电池公司,丰田应该能够排名第一,但是这次威来实际上抢到了一个先发。
访问:
阿里云“爆炸性特价”主题活动-云服务器低至0.55折96元/年
这款150kWh电池也是迄今为止汽车公司发布的最大容量的汽车动力电池,它也是第一个安装在量产汽车上的固态电池。 全球汽车动力电池即将改变吗? 事实可能并非如此简单。
值得注意的是,蔚来(Weilai)在NIO Day上发布了这种固态电池,只是在谈论这种电池的“预期”性能,而没有提供太多的技术参数和电池制造商的信息。
为什么要说预期表现? 因为该电池最早必须在2022年第四季度发布。也就是说,蔚来已经提前了七个整季度享受固态电池带来的“宣传奖金”。这种宣传方法在全球汽车公司中并不普遍。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汽车固态电池产业也将取得相应的进步。 那时,该电池的性能可能会相应降低或提高。
言归正传,蔚来此次发布的固态电池可以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表明它本身就足够重要了。 在汽车中使用固态电池有什么优势?
在此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固态电池。 当前,我们使用的汽车电池主要是三元锂电池,也称为商用锂离子电池。 主体由正极,隔板,负极和注入的电解质制成。
固态电池使用固态电解质代替隔膜和电解质。用于离子传导的介质已从液体变为固体。
固态电池的优点:首先,能量密度高。 业界普遍认为,液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上限为300Wh / kg。单个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很容易超过300-400wh / kg,几乎是三元锂电池的两倍。 这样,车辆的耐久性就大大提高了。
另外,由于没有电解质,所以电池刺穿后不易着火爆炸。 固体电解质不易燃,不腐蚀,不挥发,无渗漏,刺穿后不会短路。
缺点是电导率低,充放电能力差。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些都是必须克服的目标。 然而,当前超薄锂金属负极材料的低生产能力导致固态电池的高成本,这也是难以大规模生产它们的原因。
主角将注意力转移到“ Nio 150kWh固态电池”上。 有趣的是,这种固态电池不是“完整的”固态电池。 为了解决电导率低的问题,NIO使用“原位固液固液”电解质”。
此外,对于固态电池的供应商,蔚来在新闻发布会上一字不漏,这也引发了外界的各种猜测。 今天,魏来立斌再次对媒体做出回应,固态电池供应商不便透露,但他们必须是最好,最先进的能源生产技术。
对此,一些媒体推测,蔚来的固态电池可能来自苏州青涛或台湾惠能,也可能来自宁德时代。 但是,CATL先前曾公开表示,固态电池不太可能在短期内推出。 因此,猜测就出现在前两个。
关于苏州青涛对固态电池的研究,研究已经在几年前开始。 我们在官方网站上找到了该公司今年发布了乘用车电池组,但能量密度在160-200Wh / kg之间,这与Weilai的广告有所不同。
台湾惠能更可能成为NIO的供应商。 此前有网友透露,蔚来已经在惠能投资。 两人宣布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宣布使用MAB固态电池组原型。
惠能还表示,在不牺牲安全性和经济解决方案的前提下,有望在2022年推出续航里程接近燃料汽车的高能量密度电池组。
根据惠能在2022年的量产进度,将与维莱在明年第四季度宣布的交货时间相同。同时,目前的NIO 100kWh电池组使用CTP组的高镍55单晶材料。
由于使用了固体电解质,因此不会出现正极和负极短路的可能性,因此可以放心使用高镍材料。 此外,蔚来汽车在CTP包装电池组技术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固态电池极有可能使用相同的CTP包装结构。
目前,惠能科技的MAB电池组支持固态电池CTP封装技术。在交货时间,技术路线和合作方式方面,蔚来使用惠能科技提供的固态电池的可能性更大。
另外,蔚来的固态电池会贵吗? 显然,答案是肯定的。 在发布固态电池时,魏来也没有对其成本做太多介绍。
目前,许多汽车公司没有积极推广固态电池,而高成本也是原因之一。 惠能还为降低固态成本作了初步准备。
去年,惠能科技与东方蜂巢等一起选择了青山湖科技城建设基地。 项目总投资380亿元。 项目内容包括建设2GWh和5GWh固态锂陶瓷电池产业化项目。 将建设第三阶段,并将考虑与汽车公司合资建立一条生产线。
慧能科技此前曾计算过,当产能为1GWh时,惠能的固态电池的成本是液态电池的1.6倍。 当达到7GWh时,其成本与NCM622基本相同。对于蔚来高端品牌的纯电动汽车来说,这样的成本价格并非不可接受。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固态电池,业界先前已经同意短期内不太可能推出这种电池。 当前的全球电池巨头宁德时报曾表示,其固态电池要到2030年才能投放市场,而较早进入市场的丰田汽车要到2025年才能投放市场。
蔚来汽车本次成为首款“固态电池”的头条新闻,但其真正的性能水平尚未浮出水面。那时,“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或“汽车动力电池行业的变化”,我们也会对此予以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