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最贫困的土地”反击首次突破,建立了通往北方的桥头堡

数据图。 图为2020年袁隆平工作站测算的兴安盟耐盐水稻亩产达533.95公斤。

  (回顾“十三五”规划)在内蒙古“最贫困土地”反击中首次取得多项突破,向北建桥头堡

中国新闻社兴安盟1月8日电(记者张巍)8月8日,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委正式发布消息说,在“十三五”期间,同盟在外贸,电子商务和农业方面取得了突破。 曾经是“最贫穷的地方”的兴安盟“首次”反攻建起了朝北的桥头堡。

成立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的兴安盟位于大兴安岭南麓一个集中的连续贫困地区。 曾经是内蒙古贫困最深,扶贫最困难的地区。

据悉,在“十三五”期间,兴安盟已连续五年成功举办了“中蒙绿色博览会”等国际经贸展览。 合作范围。

同时,兴安同盟被确定为ATA单证册中对蒙古进行跨境自动驾驶游览的国家试点计划; 第一个公共保税仓库被批准建设; 开始建设阿尔山中蒙边境贸易区,并初步监督港口进港货物仓库,现已改建成共同的市场贸易和交易大厅,并进行可行性研究准备,土地产权变更,环境评估预审,初步建筑设计和地质调查已完成。

据统计,到2020年,兴安盟外贸进出口总额将首次突破2亿元(人民币,下同),比“十二五”末增长398%。年计划期间,平均增长率为37.8%。

在“十三五”期间,兴安盟引进和建设了28个各种类型的电子商务平台,全部6个标语(县市)都进入了“中国电子商务综合示范县”行列。在农村地区”。 兴安同盟已成为内蒙古第一个同盟。 为单位实现电子商务的全面覆盖。

2020年,兴安盟网上商品交易额将达到30亿元,同比增长40%。

“十三五”期间,“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兴安盟建立了院士工作站,研究和种植“耐盐碱杂交稻”。 兴安盟成为中国第一个耐盐工业试点示范区。 此外,兴安盟已连续两年每亩耐盐碱稻超过1000公斤,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20年,袁隆平的“元梦计划”正式启动。 袁隆平曾说过,在未来三年内,兴安盟将开发20万亩耐盐水稻,在中国将推广1亿亩水稻,再养活2亿人口。

在“十三五”期间,兴安盟被授予“内蒙古优质水稻之乡”和“中国草原生态水稻之乡”的称号。 它使用互联网的新零售模式销售兴安盟大米,并与数十家国内外百强零售公司合作。 与超市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促进线上线下一体化,使兴安盟大米融入国内外双周期。

到2020年,兴安盟将销售18万吨中高端兴安盟大米,实现销售额14亿元,同比增长30%。 (完)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