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预测货币政策方向,专家预测今年降准空间很小流动性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原标题:央行设定货币政策方向,专家预测今年降准空间很小

本报记者刘琦

作为新的一年中央银行工作的“风向标”,最近召开了2021年中央银行工作会议。 会议确定了央行今年工作的十个重点,其中货币政策仍然是最重要的。 与2020年中央银行工作会议相比,“保持审慎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当”,今年的工作会议将货币政策定为“审慎的货币政策应灵活,准确,合理,适当”,重申“稳定”。同时,它强调“灵活,准确,合理和适当”。

同时,2021年中央银行工作会议提出完善货币供应控制机制,保持广义货币和社会融资增速基本符合名义经济增速。 完善市场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深化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带动存款利率市场化。

关于苏宁金融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在今年的货币政策下如何使用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时,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0年,流行期间将采取货币政策。 随着经济的平稳复苏,“广义货币与广泛信贷”的结合使政策迅速转向了“货币紧缩信贷与广泛信贷”的结合。 2021年,货币政策的流动性和信贷的组合可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逆转,即在流动性方面,保持合理的丰度,并及时进行不同时期的公开市场操作,体现了“灵活性和灵活性”。精度”,特别是保证中小银行的流动性合理,丰富; 在信贷方面,有必要控制2021年的扩张速度,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并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和窗口指导,以体现“合理,适当”。

“今年货币政策的总体基调将保持一定程度的连续性和灵活性。”中国银行该研究所研究员范若英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一方面,货币政策不会出现突然变化。 流行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未来仍然不确定。 有必要进一步促进经济复苏进程。 另一方面,货币政策将根据未来经济发展形势灵活调整。 预计我国经济将在2021年恢复正常水平,并将逐步取消一些应对这种流行病的异常措施。

《世纪证券研究报告》认为,“精确度”体现在结构性政策中,要求对货币工具进行精确的滴灌:其一是继续发挥直接影响实体经济的结构性货币工具的作用; 二是继续采用包容性再贷款和再贴现政策,指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农村,农村,技术创新,小微企业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 ,以及民营企业。 “合理”体现在总体政策中,“保持广义货币和社会融资的增长率基本与名义经济增长率相匹配”,即根据宏观经济环境控制总体政策,按照公开市场操作配合金融市场环境,稳定货币市场波动。

回顾2020年,中央银行将坚持适当的综合政策的三大政策方向,降低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并做好跨周期设计。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三倍,提供1.75万亿元的长期流动性。 出台了总额超过9万亿元的货币政策支持措施。 利率下降的前瞻性指导推动了金融体系实现实体经济利润1.5万亿元的目标的实现。

值得注意的是,中央银行于2020年进行的三次降准中的最后一次是在去年4月3日宣布的,并在4月15日和5月15日实施了两次,此后该年没有任何相关操作。 2021年降准和降息是否仍有空间和可能性?

对此,陶瑾认为,今年降准和降息的空间很小。 首先,如果对实体经济没有明显的外部影响,则全面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可以将有针对性的存款准备金率降低等结构性操作与宏观审慎管理结合起来进行差异化的流动性投资。 其次,尽管实体经济仍在相对平稳地复苏,但在短期内通过LPR降低利率的必要性较小。 但是,如果下半年的恢复势头减弱并且经济增长率显着下降,则可能有必要进行适当的降低利率基础。

范若英预计今年将有0到1项完全或有针对性的降准。 她认为,货币政策将更加注重准确性,并引导资本流入实体。 着重解决中小型金融机构流动性不足和中小企业资金可供使用的问题。 预计2021年结构性降准和有针对性的降准仍将是重要的替代工具。

大量信息,准确的解释,全部在新浪财经APP中

责任编辑:姜晓彤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