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业巨头白奶价格上涨,中小型企业尚未跟进乳制品| 蒙牛| 中小企业_新浪科技_新浪网


原标题:乳业巨头白奶涨价,中小企业尚未跟进

最近,大型消费行业掀起了价格上涨,而且国内乳制品公司也不愿落后。 1月5日,海通证券和国盛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伊利和蒙牛两家乳业巨头已开始提价,其白奶产品价格上涨了3%-5%。 然而,记者从君乐堡,万达山,三元和光明获悉,该公司产品近期并未调整价格。

受此消息影响,截至当天收盘,伊利(600887.SH)和蒙牛(02319.HK)均上涨逾7%。 三元,光明乳业,鑫乳业和天润乳业均以每日涨停停牌。

据著名奶业专家王定棉介绍,尽管基本白奶价格上涨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例如原料奶成本增加,国内奶牛存量逐年下降,以及消费人群的快速增长,最终的白奶产品在价格构成中,一箱奶的原料成本仅增加了0.09元左右,比例并不高,成本压力远低于5%。 。 可以看出,价格上涨可能是公司的借口。

乳业巨头率先提价,成本上涨是提价的原因

据了解,去年12月29日,伊利将其基本白奶产品的价格提高了3%-5%。 也是领先的蒙牛公司从去年12月底开始将其白奶产品的价格提高了约4%-5%。 早在去年第三季度,伊利就开始逐渐加强其终端推广工作。 。

关于提价的消息,伊利董事会秘书办公室答复个人投资者,该公司的基本白牛奶价格上涨不到5%,这主要是由于原奶成本上涨的压力所致。 具体的业务计划将在年度报告中披露。 但是,伊利在对《财经》新媒体记者的回复时说,此事已经得到理解,截至发稿时,没有进一步的回复。 蒙牛表示不会对此发表评论。

关于价格上涨,所有品牌最常见的原因是成本上涨。 据河北省一个养殖场负责人马先生介绍,自去年以来,原奶价格的确有上涨,但自今年10月以来,原奶价格一直维持在4.1-4.2元/公斤。 ,不变。

根据农业部的数据,从2018年第三季度到2020年底,原奶价格持续上涨,主产区原奶平均价格达到4.18元/公斤。

基于成本上升的价格上涨应被视为企业的行为。 这次的价格上涨幅度并不大,甚至还不足以完全规避成本方面的压力。 但是为什么它仍然被市场认为是积极的呢?

上海瑞农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合伙人赵恒认为,价格有望上涨。 一方面,年底是传统的乳制品销售旺季。 另一方面,在流行之后,已经通过多种方式对消费者进行了教育,多喝牛奶以增强他们的免疫力,这导致短期内牛奶消费者的规模大大增加。 同时,国内奶牛库存在过去几年中逐年下降,达到了2019年的最低点。原料奶供应处于较低水平,短期内需求正在增加。

乳业分析师宋亮说:“随着原料奶成本的上涨和国内乳制品消费的增加,乳制品公司在第四季度提高了价格,减少了促销力度,以确保2020年的净利润。”

价格上涨尚未成为行业中的普遍现象,中小型乳业公司尚未跟进

《财经》杂志新媒体记者走访了荷马,永辉超市,物美,京客隆等超市,发现与往年同期相比,基本白奶的整体推广能力明显减弱,大部分恢复了正常价格销售。 目前,伊利利乐枕纯牛奶240ML * 16的价格为38至40元,而蒙牛利乐枕纯牛奶240ML * 16的价格为36.8至42元。

在巨人带头崛起的背景下,是否会引发蝴蝶效应已经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王鼎棉认为,提价不会对行业产生太大影响。 它仅是单个公司的管理和管理的要求。 价格上涨能持续多长时间仍是未知数。 一旦达到目标,价格将很快调整。 。 对于中小企业,在年底之前和春节之前,他们还将采取一些减价和去库存的方法,例如减价促销,通常不考虑提价。

截至发稿时,君乐宝,万达山,三元和光明都表示,该公司的产品最近没有调整价格。

昌森资本执行董事沉萌指出,在双重循环的背景下,乳业公司需要提高其适应变化的能力。 当中低端市场的消费者需求出现分歧时,公司应首先占领专业市场领域。 牢牢占领市场领域,将筑起一道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竞争压力,从而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和盈利能力。

赵衡认为,行业重组将在2021年加速,一些缺乏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将被淘汰。 马修效应是显而易见的。 中小企业应进一步关注本地,新鲜等方向。 核心是做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综合运行。 他们应该整合牛的繁殖,生产和加工以及销售,并开辟牧场工厂参观之旅,以加深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