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房地产贷款“红线集中”划定,招商,兴业等银行超标
资料来源:零一金融
12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管理制度的通知》。 《通知》要求建立银行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并设定房地产贷款余额和个人的比重。住房贷款余额比重的上限为两年或四年。超过上限的机构过渡期,建立区域差异调整机制。 该“通知”将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
根据2020年上半年上市银行的财务报告,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成都,青岛等银行均超过了该政策设定的红线。
中央银行颁布的从资本方面限制房地产信贷的新规定是房地产市场的长期机制之一。 可以预见,从2021年起,银行业与住房有关的贷款的增长可能会放缓。
1.降低供应方(银行)的杠杆作用,并为住房贷款规模设定“两条红线”
《通知》为银行在住房贷款规模上设置了“两条红线”。 第一条红线是“房地产贷款比例”,是指银行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余额占该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比例,以人民币计。 第二个红线是“个人住房贷款比例”,即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占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的比例。
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根据资产规模和银行金融机构的类型,划分了五个层次的房地产贷款管理要求。
表1: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要求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具体来说,第一批是针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型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美国广播公司,中国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交通银行根据该通知,一线房地产贷款的比例上限为40%,个人住房贷款的比例上限为32.5%。
第二层是中国的中型银行,包括招商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中国光大银行,汇丰银行,进出口银行,中国广发银行,平安银行,北京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渤海银行。 二线房地产贷款上限为27.5%,个人住房贷款上限为20%。
第三层是中小型银行和非县农村合作社,包括城市商业银行,私人银行,大中城市和城市农村合作社。 第三类房地产贷款上限为22.5%,个人住房贷款上限为17.5%。
第四层是县级农村合作社。 这部分房地产贷款的比例上限为17.5%,个人住房贷款的比例上限为12.5%。
第五层是乡镇银行。 房地产贷款上限为12.5%,个人住房贷款上限为7.5%。
此外,暂时不存在房地产贷款比例计算中的两种情况,即房屋租赁相关贷款和新资产过渡期内返还资产负债表的房地产贷款。管理规定(到2021年年底)。 此外,通知还设置了相应的过渡期限。 截至去年12月底,如果银行业机构的房地产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所占比例超出管理要求2个百分点以下,则业务调整过渡期为2021年2月初。 如果超过2个百分点或更多,则业务调整的过渡期为自通知实施之日起的4年。
2.防范财务风险,建立房地产贷款集中管理制度
为了增强银行金融机构抵御房地产市场波动的能力,防止由于房地产贷款过度集中在金融系统中而引起的潜在系统性金融风险,并提高银行金融机构的健壮性,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银监会决定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管理制度。
《通知》指出,房地产贷款集中管理是指银行金融机构(不包括境外分行)的房地产贷款余额占该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的比例(“房地产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的比例。 机构贷款余额中的人民币比例(以下简称“个人住房贷款比例”)应符合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业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确定的管理要求。由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确定的房地产贷款和个人住房的比例上限。 贷款比例的上限将由开发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实施。
那么,为什么要建立房地产贷款集中管理制度呢?
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表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实施长效房地产机制和实行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的要求,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国情,研究制定了房地产贷款集中度。 为了提高金融体系的弹性和健壮性,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管理体系。 同时,促进金融供给方的结构改革,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内部约束,优化信贷结构,支持制造业,科技,小微企业,农业等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农村地区和金融等薄弱环节,并促进金融和房地产领域的同一实体。 经济均衡发展。
3,银行住房相关贷款的增长未来可能放缓
从上市银行2020年上半年的财务报告来看,大型银行的房地产贷款比例尚未达到上限。 只有中国建设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个人住房贷款超出上限不足2%,两项业务调整的过渡期均为2年。 中小型银行,特别是城市商业银行,更加认真地介入。
其中,在中型银行中,招商局和工业发展的“两条红线”都已上紧,房地产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所占比例均超过2%。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和平安银行的房地产贷款略有增加。 在城市商业银行中,成都银行,青岛银行等待踩到“两条红线”。
表2:2020H1上市银行房地产贷款占比/个人住房贷款占比

尽管大多数大中型银行的指标相对健康,但一些大中型银行在个别指标上“步履维艰”。 对于抵押比例达到顶峰的银行,它们必须继续发行抵押。 分母大,增加了对实体经济的贷款,使城市商业银行能够重返服务实体,同时控制资金流入资产方面的房地产。
可以预见,从2021年起,银行业住房贷款的增长可能会放缓。
免责声明:Wemedia全面提供的内容来自Wemedia,版权归原始作者所有。 如需转载,请联系原始作者并获得许可。 本文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不代表新浪的立场。 如果内容涉及投资建议,则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 投资是有风险的,因此在进入市场时要谨慎。

大量信息,准确的解释,全部在新浪财经APP中
责任编辑:戴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