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废物分类“推广第一年”:46个城市分类体系基本完成,广深标杆世界一流
2021年1月1日,《广东省城市和农村生活垃圾管理规定》和《西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正式实施,标志着“再有一个城市”不同地区的废物分类。
在2019年全面启动后,2020年已进入废物分类的“大推广期”。 2020年12月10日,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召开的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会议上,宣布有46个重点城市基本完成了生活垃圾分类制度。
除重点城市外,全国其他城市都在以不同的速度推进垃圾分类,但许多地级市也已开始垃圾分类的推广和支持工作。
“ 2020年上半年,各个地区的垃圾分类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疫情的影响。一方面是由于基础设施无法启动建设,另一方面是公共场所的频繁使用。教育活动减慢了很多。” 环境产业运营发展智囊团高级分析师雷岩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但是,整个进展已在2020年下半年进行了调整。深圳等一些城市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垃圾分类规章制度的进步,广州在垃圾分类末期建设方面也取得了迅速的进展。”
目前,上海,宁波,广州,深圳等城市在促进废物分类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许多城市也提出了自己的目标。
2020年12月23日,在《广东省城乡生活垃圾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新闻发布会上,党组成员,副局长刘伟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负责人表示,广州和深圳是中国第一个实施废物分类的重点城市,它以世界级海湾地区的先进水平为基准。
重点城市带头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9年,全国城市垃圾收集总量为24206.20万吨。 按全国总人口计算,人均年垃圾清除量为0.173吨。 该数据逐年增加。 2015年为19141.90万吨,2015年至2019年增长率达到26.46%。
其背后的原因不仅是我国城市废物清除和运输系统的逐步完善,还包括中国生活方式的变化,例如快递和外卖造成的废物增加。 总体而言,城市垃圾清除系统越完善,生活水平越高,垃圾清除量就越大。
根据数据,北京和上海是人均垃圾清除量最大的两个地方。 2019年,北京市垃圾清除总量为1011.2万吨。 按常住人口计算,每人每天的垃圾清理量为1.29千克; 上海按常住人口计算,总垃圾量为750.6万吨,每人每天收集垃圾0.85千克。
但是,如果您查看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运输总量,则广东是最大的区域。 2019年,广东省城市生活垃圾清运处置总量为3347.3万吨,占全国24206.20万吨的13.8%。 在江苏,浙江,山东等较发达地区,清运量也超过1500万吨。
由于这个原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正在逐步提高,并且它也在我国的各个城市中迅速普及。
根据以前的时间表,从2019年开始,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将开始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 到2020年底,全国46个重点城市将基本完成垃圾分类处理制度。 废物分类处理系统已基本完成。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上述会议指出,目前,全国46个重点城市已基本建立了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基本涵盖了分类处置和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制度。已经基本完成。 分类处理能力大大提高,废物回收率不断提高。 居民垃圾分类习惯加快。
例如,广州以前曾说过,目前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和参与率分别达到了99.1%和95.5%。
E20环境平台的执行合伙人薛涛在接受《 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说,中国于2020年修订了《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明确规定中国将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制度。 除了46个主要城市外,其他城市也正在逐步推进垃圾分类。
“目前,上海,宁波,广深等城市在推进垃圾分类方面比较好。有几个城市各有特点,走的路也不同。” 他说:“例如,前端垃圾分类是强制性的,细致的,上海在普及方面做得很好,从而使分离后的垃圾的纯度更高。广州和宁波在垃圾分类的建设上做得更加突出。大型后端废物处理厂,而深圳已采用更多分散式方法来解决废物问题。”薛涛说。
例如,上海的数据显示,与2019年相比,上海从2020年1月至2020年11月回收的可循环利用垃圾量为6198吨/天,增长了53%。 危险废物分类量为2.6吨/天,增长3.3倍; 废物分类量为9,428吨/天,增长27%; 干废物处理量为14,178吨/天,减少了20%。
资源利用率将被打破
“据我所知,目前主要城市都在关注废物分类方面的设施和系统的建设,包括收集和运输系统,食物废物和报废废物处理系统。这一进步正在不断推进。 。” 严磊说。
实际上,目前,中国的主要城市都在不断提高其后端废物处理能力。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逐年提高,到2019年已达到99.2%。其背后是各地垃圾处理设施的不断建设。
以广东省为例。 自“十三五”以来,广东省新建了99套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日处理能力为94,000吨,占现有处理能力的63%。 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从90.06%提高到99.95%,焚烧能力所占比例从34.41%提高到66.78%。
根据广州的数据,目前,广州已在居民社区内建立了约18,000个生活垃圾分类场,配备了1.6万个垃圾转运站,生活垃圾的回收率达到39.7%。 目前,已建成5座资源热电厂和3座厨房垃圾处理厂,形成了“以焚烧为主,生化为辅,垃圾填埋”的垃圾处理模式。
严磊说,数据显示,从全国主要城市垃圾焚烧厂烟气排放控制的角度看,广深的排放控制能力在珠江三角洲是最好的,在全国表现良好。
但是,废物资源的利用仍然面临困难。
一位专家告诉《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垃圾分类的最大问题是许多垃圾的回收价值太低,因此大城市很难通过整个垃圾分类链。
薛涛说,从废物分类的资金和人力投入的角度看,我国主要城市已经比较高,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可持续发展。 “现在很多废物分类都依靠财政补贴。这些财政补贴能永远持续吗?有什么好处?此外,从资源的整体回收角度来看,废物分类的效率是多少,是否有评估?此后,仍将可使用的垃圾焚烧发电,资源回收的比例并未增加,因此其效果类似于分离前的效果。”
薛涛从2020年的角度指出,最繁荣的废物分类市场是有机废物的处理和处置市场。 此外,可以预见的市场是前端低成本智能废物分类市场和可回收物回收市场。 “现在许多可回收材料的价值不高,这使得回收变得困难。例如,塑料和衣服的回收价值非常低。目前,需要技术突破以进一步挖掘可回收材料的价值。”
因此,为了应对废物清除和运输量逐年增加的情况,必须将前端废物减少和后端分类相结合。 以广东省为例,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于建宏在广东省垃圾分类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广东新规定增加了“减少污染源”一章。鼓励使用有利于减少,再循环和无害化生活垃圾的可重复使用,可再生和降解等产品,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并从源头上避免“垃圾围城”现象。
作者:陈杰

大量信息,准确的解释,全部在新浪财经APP中
责任编辑:薛永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