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国家发改委和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处理的意见》,规定到2020年底,全国餐饮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此外,各省市也积极响应有关政策。2020年12月25日,《北京市塑料污染控制行动计划(2020-2025年)》正式发布。
访问:
JD PLUS会员元旦促销:视频双重会员148元可获30元红包,不设门槛
阿里云“爆炸性特价”主题活动-云服务器低至0.55折96元/年
围绕餐饮,外卖平台,批发零售,电子商务快递,住宿展览,农业生产等六大产业,逐步实行塑料制品使用限制。 根据《行动计划》,到2020年底,北京建成区的零售商店,如大型购物中心,超级市场,药房,书店等,将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袋。规范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袋。
2020年10月,上海市发布了《上海市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控制实施方案》,要求到2020年底,商场,超市,药房等场所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购物袋和餐饮包装。禁止外卖服务。 降解塑料购物袋,违者将依法进行调查。
根据央视新闻,记者在上海一家大型超市发现没有传统的塑料购物袋。全部替换为可回收和可生物降解的无纺布袋。
对于塑料吸管,许多大型餐饮公司,包括各种品牌的奶茶店和咖啡店,不再提供一次性塑料吸管。 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取代了纸吸管,有的已经变成了聚乳酸可生物降解的吸管。 一部分被可以直接引用的杯盖代替。
组织:2021年是可降解塑料行业发展的起点
全球可生物降解塑料的渗透率通常低于3%,而中国的渗透率仅为0.62%。 根据国信证券的估计,在我国,一次性餐具,一次性塑料袋,农用覆盖膜和包装用塑料膜这四个主要应用领域的可降解塑料总需求量为1,017万吨。
深湾宏源研究报告指出,当前可降解塑料行业的主要矛盾是政策诱导的需求不足以满足高质量生产能力的矛盾,这影响了该行业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可降解塑料产业的发展。行业暂时供不应求。 因此,新产能的提高和产品的发布速度决定了未来各公司相关产品的盈利能力,而持续的生产能力促进了政策的不断增加,形成了良性循环,并提供了行业的中长期可持续增长。2021年是可降解塑料大规模生产的第一年,也是整个行业发展的起点。 预计可降解塑料行业将形成供需交替增长的良性局面。
中泰证券指出,可生物降解塑料具有先发优势的公司有望首先受益。 金丹科技依托乳酸行业的优势,积极开展PLA业务。 金发科技现有的PBAT能力规模名列前茅,瑞丰高材和桐城新材料均在建PBAT项目。 中粮科技和万华化工等公司也宣布进入或扩大可降解塑料的生产能力和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