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三川镇:“扶贫十大工程”
在过去的五年中,三川镇投入财政资金近1亿元,实施了工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住房保障,饮用水安全等“十大工程”。基础设施改善,生态贫困缓解,金融贫困缓解和安全。 “为稳定已建立脱贫档案和走出贫困村的贫困户的稳定;贫困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3000元以上,增长11.9%。
加强工业扶贫。 已投资900万元以上,实施了8项工业扶贫项目,促进了优质稻谷玉米种植,肉牛养殖等三大主导产业,发展了特色四合院经济,实现了工业扶贫和增收。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协调10家贫困企业参加“技术指导+有保证购置+提供劳动力”的全方位援助模式,引导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帮助产业成果卖出,并增加劳动收入。
改善就业和减轻贫困。 建立劳动经纪站,选拔聘用一批劳动经纪人,建立“一个月一次联系”跟踪服务体系,加强劳动就业的组织管理。 累计登记贫困户1,526人,发展农村公共福利工作271个,转移贫困户791人,转移就业率79.1%。
减轻贫困的创新教育。 为实现“尽最大的帮助”,已发放各类补助资金超过100万元,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没有因贫困而辍学。 为了通过教育创新和促进有针对性的扶贫工作,财政部指定的永胜县扶贫工作队启动了“爱一助一”项目,通过指导校园爱国主义来协调北京大学的优质资源。健康运动,爱心捐赠,信件,联合聚会等。交易对方帮助了翠湖小学。 捐赠了价值超过2万元的书籍和体育用品,并交换了近150封信。
注意健康和扶贫。 标准化门诊改造投资累计超过170万元,村卫生所建设和村医配备完全达到标准。 贫困群众门诊1.1万余人次,住院门诊900余人次,医疗费用报销近600万元。 这为穷人的基本医疗开辟了“最后一英里”。
实施住房保障项目。 危房改造累计完成投资2600万元以上,改造农村民宅2060套。 投入资金400万元以上,实施扶贫和安居工程,贫困户住房全部达到标准。
确保饮用水安全。 实施人畜饮水工程,人类饮水工程等项目,总投资超过800万元。 水量,水质,取水便利性和供水保证率均达到规定标准,贫困人口可以安全饮水。
升级基础架构。 累计投资1200万元,加固了20多公里的农村公路,实现了村民队伍的硬化。 申请中央财政拨款1.5亿元,实施水系统连接试点和农村水系统综合整治,建设畅通河道,清水绿洲。 景美的淑美村; 投资4000万元以上,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实现农户全面覆盖。 投资三十万元,依靠村组活动室满足群众精神,新建或改建了2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 积极推进农村振兴“百村示范点”建设,打造“诗画梦三河”。
抓好生态扶贫。 115名贫困人口被选为生态护林员。 在做好生态保护的同时,贫困群众的收入增加了100万元以上。
促进财政扶贫。 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368笔,金额超过1700万元,促使贫困人口从“短期救助”过渡到“长期扶贫”。
做好保护工作。 根据农村生活津贴动态管理的原则,应保证所有有资格获得生活津贴的人。 极端贫困人口补助近15万元,农村低保补助近350万元。 符合参加条件的人中有100%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而符合条件的60%的人中有100%参加了养老金保险。 (通讯员沉阳任宏达龙在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