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31日电:使中国,欧盟和世界受益的商务部长助理李成刚谈到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如期完成
新华社记者于家欣
12月30日晚,中欧领导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欧投资协议谈判。 商务部部长助理李成刚31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是中欧经贸合作的里程碑。 “该协议对中国,对欧盟和世界都有利。它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他指出,取得这一成就并不容易。 中欧领导人高度重视中欧关系的长远发展,亲自推动和领导谈判,为谈判结果提供了根本保证。
据报道,自2013年开始谈判以来,已经进行了7年35轮的谈判。 自今年年初以来,双方团队克服了新的皇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充分落实了领导人确定的目标,在当年内完成谈判,如期完成谈判,并取得了平衡,高水平,互利共赢的投资协议。
李成刚说,该协议是促进我国高层次对外开放的重要措施。 该协议以国际高级经济贸易规则为基准,并着眼于体制的开放性。 中欧双方都在谈判中做出了高水平的市场准入承诺,制定了平衡而全面的公平竞争规则,并将它们首次纳入了可持续发展章节。
“这将有助于我国促进对外界的更广泛,更广泛和更深入的开放,加快建设新的更高层次的开放经济体系,促进改革开放的相互促进,并促进我国的相互促进。国内外的双重周期,为建立新的发展格局注入了新的动力。” 他说。
“该协议是深化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保证。” 李成刚说。
中欧互为重要的经贸伙伴。 根据商务部的统计,中国是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欧盟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欧盟是中国第三大投资来源国和投资目的地。 双方的累计投资存量超过2000亿美元。
李成刚指出,今年是中欧建交45周年。 该协议为中欧合作创造了更多机会,为双方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有利于加紧利益纽带,增进中欧之间的政治互信。
他还说,该协议是支持经济全球化的有力行动。
当前,全球流行病仍在蔓延,世界经济处于严重衰退之中,经济全球化正面临逆流,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正在升温。
李成刚说,在此背景下,中国和欧盟作为世界上两个主要经济体和重要的稳定力量,已达成高层经贸协议,采取实际行动释放积极信号,维护多边主义,支持经济全球化,共同构建基于规则的开放世界经济,有利于稳定和解除全球产业链的供应链,为世界经济的复苏提供积极的动力。
【错误更正】
【主编:张巧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