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中缅国际走廊大(李)-大(沧)铁路通车(图)贾翔
Chinanews.com,临沧,12月30日,标题:滇缅铁路100年梦想现已实现
苗超
滇缅铁路最早由英国提出,并写在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战略》中。 它是在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处于危险时刻的时候建造的,被抗日战争摧毁。 林(苍)铁路建成并通车,一个世纪之久的“缅甸铁路梦”成为现实。
当天,云南省临沧市举行了隆重的开业典礼。 当地的Wa族人唱歌跳舞以庆祝通往连接中缅边境“世界Town乡”临沧的铁路。
中铁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熊春庚介绍,大林铁路是支持综合交通网络“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线路总长度为202公里,设计速度为每小时160公里。 铁路线。

图为临沧Wa族人民唱歌跳舞庆祝中缅边境“世界Wa乡”铁路。摄影:贾翔
“在19世纪,英国驻云南领事馆曾向云南省长发出过一封信,提议修建一条缅甸铁路,通过云南西部的腾越进入云南,并通往英方。 滇越铁路研究会云南省委副会长王福永告诉记者:“鉴于中法滇越铁路主权丧失的教训,云南人更加警惕,不肯让局外人。”
1918年,孙中山先生在他的《建国大计》中提议修建一条从广州经贵州通往云南,最后到中国与缅甸之间边界的铁路。 当时,中国雄心勃勃,希望开辟更多与世界联系的渠道,但中国太穷和虚弱,无法支持孙中山的雄心壮志。
直到1938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许多沿海港口都被封锁,迫切需要开辟新的物资运输渠道,于是整个国家都急于修建缅甸公路和缅甸铁路。
当时,中国动员了全国各地知名的铁路桥梁专家,云南先后招募了30万多名劳动者参与道路建设。 王福永说:“云南绝大多数年轻人参军参战,所以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工人是妇女和儿童。 彝族,Dai族,Wa族和景颇族等少数民族参与了滇缅铁路的建设。 ”
现年97岁的唐有灿参与了缅甸缅甸铁路的建设。 他的儿子唐国勇告诉记者:“父亲15岁就去修铁路。 像其他工人一样,他们了解铁路对国家生存的重要性。 每个人都在昼夜战斗。 都是拥挤的战术。”
在临沧-滇缅铁路遗址公园,记者看到了一个巨大的石雕:一个女人抱着婴儿的胸部被包裹着,提着篮子来搬运土石,她身后是搬运工,马队,医生,工程师…他们坚持不懈,坚韧不拔。 修建通往缅甸的铁路“生命线”。

图为纪念大理铁路(苍)铁路建成的列车员和乘客。贾翔摄
1942年5月,日军占领了缅甸的整个领土。 为了防止日军利用缅甸铁路进入云南腹地,中国炸毁了缅甸铁路的西线。 当时,滇缅铁路已完成了56%的路基土方工程,52%的隧道工程和45%的桥梁工程。
“滇缅铁路因痛苦而遭受战争破坏,是中国历史上的悲惨歌曲。” 王福永叹了口气:“这是一首悲壮而强烈的歌,在危难时刻歌唱着中华民族的团结和毅力。”
随着时间的流逝,新中国经过7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015年,中国开始建设大连—临州铁路,作为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综合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为中缅国际走廊大(李)-大(沧)铁路通车(图)贾翔
受横断山断层地质条件的影响,大林铁路在施工过程中遇到泥浆突出,涌水,高温,有毒气体等自然灾害,建设面临巨大挑战。 特别是红豆山隧道施工期间遇到了8种有毒气体,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在过去的五年中,中国建筑商调整了工艺和施工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索,终于找到了突破口,解决了罕见的建筑问题,并确保大林铁路在2020年底通车。
“一百年来,铁路梦想成真了。” 临沧市市长张志正表示,大林铁路建成后,将融入临沧边境地区临沧,形成“大周期,双周期”,构筑主要物流通道和重要物流中国与印度洋经济圈之间的通道该枢纽将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