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新资金的实际募集率低于预期,外资净流入相对较高-财经新闻


原始标题:中信证券:最近,减轻公共资金净流入的外资规模相对较高

资料来源:中信证券

4月份实际募集资金总额低于预期,我们将4月份新股发行规模的预测下调至300亿元左右。 在过去一周中,股票产品的购买和赎回一直保持稳定,但在过去两年中,这三种类型的活跃股票产品的最新估计头寸已降至中低水平。 该基金当前季度报告的披露率仍然较低。 宣布的产品在21Q1处于净购买状态,但是库存下降了,这与我们的后续研究一致。 由于昨日监管声明的叠加,过去一周来北向基金的大规模净流入已引起市场关注。 我们认为相关的监管风险并不重大。 估计显示,外资在北向基金对冲交易中所占的比例已从2018年底的27%下降至最新的17%。 ,长期分配资金的比例已达到78%,历史数据表明,交易性外资不一定会加剧市场和个人股票的波动性,反而会稳定波动性。

实际募资率低于预期,预计4月份新的公开募股规模约为300亿元。

上周(4月12日至16日),新设立的灵活分配/部分混合股票/普通股共同基金的规模分别为0/32/19亿元。 总发行规模较前一周增长116.7%,平均发行规模8.6亿元,较上周增长79%,但绝对发行额和平均发行额均处于年初至今。 截至4月16日,4月份新资金的实际募集比率仅为10%,低于我们先前的60%的估计。 新发烧没有改善。 目前,4月份新发行资金规模已达88亿元,目标募集资金规模(截至4月底的募集期)为1720亿元。 假设这部分资金在4月份仍然保持10%的实际募资率,同时4每月发行资金的平均规模估计为尚未宣布的剩余资金的发行量。提高目标。 预计本月新发行量约为28-320亿元。

股票产品的购买和赎回保持稳定,但总体头寸处于中低水平。

根据中信证券渠道调查数据,过去一周的申购和赎回量相近,平均净赎回率不到万分之一。 公共股本机构最近减少了头寸。 估计截至本周五,普通股/部分混合型股票/灵活分配基金的最新持仓量为87.5%/ 82.2%/ 58.0%,较3月底减少0.9 / 0.3 / 1.2。 在pcts中,普通股的减少主要集中在自4月以来的两周内,部分股的混合和灵活分配自春节以来一直处于不断减少其头寸的状态,这两者都是中低档的。过去两年的水平。

第一眼看到第一份公共资金季度报告的发布状态。

截至4月19日,已发布季度报告的活动产品数量为91,占总数的2.8%和总资产净值(20Q4)的7.9%。 平均净资产价值(20Q4)为40.2亿元人民币,高于整体平均价值14.2亿元人民币。 以当前的季度报告为例:

认购资金的规模大于赎回资金的规模。

1)21季度产品净购买量占46%,21季度产品占54%的份额较低,但产品净购买量净流入622亿元,高于净赎回额242亿元。 流出量

2)库存状况略有下降。 样本基金的股票头寸从20Q4的81.5%下降到21Q1的77.6%,分配香港股票配置的基金的香港股票头寸从20Q4的35.1%下降到21Q1的29.1%。

过去一周,外资的大量净流入主要是交易性的,但监管风险较低。

近来,外资净流入相对较高。 上周,北向资金净流入247亿,其中分配的外资净流入49亿,交易性外资净流入195亿。 昨日(4月19日)北向资金净流入163亿美元,交易型基金约占51%。 昨天,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博ao亚洲论坛上表示,中国证监会高度重视对外资的监管。 烦恼。

实际上,在过去三年中,对冲基金在北向基金中的比例一直在下降。 托管在海外投资银行中的北向基金的股票市值份额从2018年的27%下降至最新的17%,而长期分配基金的份额已达到78%; 其次,当前的A股市场对外国投资者仍然更具吸引力。 严格限制持股比例。 目前,北向基金的总体持股比例实际上仅为5%,而持有单个股票的外资比例(北向+ QFII&RQFII)不得超过30%,单个境外机构的持股比例不得超过10。 %。 当总体持股比例达到24%时,就会触发持股预警。 交易所可以采取限制外国购买的措施,而MSCI等国际指数公司也将相应地降低该公司的纳入因素。 最后,外资不一定会加剧市场和个人库存。 相反,波动性可以起到缓解波动的作用。

我们从北京资金净交易比重和净资本流量这两个维度研究了外资对市场和个人股票波动的影响。 我们发现,当市场下跌时,外国交易的比例越大,跌幅就越小,外国资本占单个股票交易的比重。 增加幅度较大的样品的挥发性会降低; 此外,从隔夜资金流的角度来看,交易性外资也显示出明显的反向交易特征,并且更容易稳定单个股票的趋势波动(有关详细信息,请参见“ A股市场策略主题20200525-”)。北京对外交易的深度分析”)。

风险因素:

1)公共资金的发行量仍达不到预期;

2)赎回公共资金超出市场预期;

3)监管政策的超预期变化,其中一些通过香港北向的杠杆基金撤出。

免责声明:Wemedia全面提供的内容取自Wemedia,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请与原始作者联系并获得转载许可。 本文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不代表新浪的立场。 如果内容涉及投资建议,则仅供参考,不得用作投资依据。 投资是有风险的,因此进入市场时需要谨慎。

大量信息,准确的解释,全部在新浪财经APP中进行

责任编辑:陈林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