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Shenzhen APP]启航迈向新的旅程,并成为“双区”加速建设的先驱。
深港澳医疗服务的协调发展是“双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16日,通过“港澳药品和器械”政策进口的第一批国际先进医疗器械已交付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即将投入临床使用。 这将为临床上急需的药品和医疗设备的进入增加新的渠道,并改善医疗和卫生资源的质量。探索“大湾区模式”,以实现自由的跨境流通。
16日上午,通过“港澳药西通”进口的首批“抗D免疫球蛋白注射液”和首台医疗设备“磁控扩展钛棒”被送到香港大学附属深圳医院。孔医院表示,“香港,澳门医疗器械交易所”推出的医疗器械已在国外获得批准,并且还有很多III期临床研究数据,但暂时尚未批准在该国上市。 。 从急需,先进和安全的角度综合考虑了医院筛选的第一批医疗器械,它们是可以为患者带来希望的救生药物。
“抗-D免疫球蛋白注射液”是“港澳医学和峡通”的首种药物,用于预防Rh阴性血型孕妇中可能发生的胎儿或新生儿溶血性疾病,通常称为“熊猫血”。 目前,该药尚未在中国大陆上市,大陆的“熊猫血”母亲也无法通过合法和合规渠道获得该药。
“港澳医药雄同”中的第一个设备,“磁控可伸缩钛棒”,是针对脊柱手术“早发性脊柱侧弯”这一棘手的问题。 它可以通过磁力无创地矫正儿童严重脊柱畸形,与传统方法相比,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去年11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八部委联合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药品和医疗器械监管创新发展工作计划》,随着医疗器械的发展,它将逐步扩展到其他符合要求的医疗机构,试点期将持续到2021年7月31日。医疗器械这一部分的批准权限已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下放给广东省。 目前,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在组织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提交一份急需的药品和临床用医疗器械清单,并按照清单有序地进行申请。 其中,用于治疗肺癌,淋巴瘤和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新药的进口和使用申请已获批准,批准文件将于16日发布。
编辑:深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