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患者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接受药物治疗。 /大公报《郭若ox》
[Ta Kung Pao News]记者:来自广州的房俊明:“港澳药品和设备交换”试点计划于16日正式登陆广东。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澄清,试点医院应注意采购,定价,运输和分配,通关,税收,医院使用,患者沟通,知情同意,不良事件监测以及可能的风险补偿等方面的联系; 特别是药物使用过程中,医院必须进行严格的控制。
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严震指出,该局对大湾区临床急需的药品和医疗器械实施了全程监督。 与试点工作合作,该局正在为药品和医疗设备的整个过程建立一个监控追溯系统。 可追溯系统基于国家药品可追溯标准和法规。 所有药品和医疗器械均按照“一件,一件编码”的方法进行编码和管理,因此,每个最小包装的药品和医疗器械都具有唯一的识别码。 监督人员可以及时检查进口产品的来源,数量,存放地点,流向,用药病人等信息。 这将实现大湾区迫切需要的进口药品和医疗器械的来源,目的地的可追溯性,可追溯性,可控使用以及问责制。 “根据当前的开发进度,该监管可追溯系统有望在试点工作结束后用于在线试用。”
“接下来,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重点优化进口药品的审批机制,加强全过程可追溯性管理系统的建设,并履行监测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主要责任。” 严震说,过去了。 探索试点项目,探索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当地医疗机构使用港澳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制度和机制的途径和可行方法。 试点后,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基本具备使用港澳地区药品和医疗器械的条件,同时,积累了经验,可以复制和推广以全面实施粤港澳大湾区政策的制定,为制定政策支持体系提供了实践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