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货币政策进入零利率“无人区”中国应如何应对? _经济_宏观频道首页_金融网络-CAIJING.COM.CN

自2008年以来,全球GDP增长率已降至2.5%,但货币增长率一直保持在6.3%的高水平。 全球货币已经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大水释放”时代。

“目前,全球货币政策已进入’无人区’,有些国家甚至拥有零利率和负利率。在这种’无人区’中需要格外小心。” 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吴戈在中国人民大学的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中说,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与中国诚信国际信用评级公司联合举办的CMF宏观经济理论与思想研讨会上。,Ltd.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明认为,当前世界经济格局是“三低两高”: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 高政府债务和高收入失衡。 在次贷危机爆发后,世界还没有经历过真正重要而痛苦的调整,仅依靠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来度过当时的困境,因此离开了“疾病根源”。

“当前货币政策面临的核心主题是政策空间正在大大缩小。尽管我们已经使用新的政策工具开放了部分政策空间,但未来我们将继续处于低利率时代。如何将来扩展新的政策空间?值得注意。”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的重要成员于泽说。

当前,受流行病影响,全球经济风险正在增加,对货币政策的需求也将进一步增加。 专家提醒,应更多关注货币政策传递背后的微观基础,并警惕对传统货币政策的影响。

零利率下的中国对策

“在过去的20年中,世界主要经济体的10年期国债的市场利率基本上呈长期下降趋势。在这种过程中,潜在产出和利率急剧下降。核心问题是“实际上没有降息的空间。”因为当前利率接近于零。如果自然利率进一步下降,结果是政策空间可能会进一步不足。” 于泽说。

于泽认为,未来如何进一步开放和修改中国的货币政策是一个问题。

据了解,在实践中,我国的货币政策有许多实践与西方所倡导的原则略有不同。 它不仅仅是在模仿西方的货币政策实践,而是在将货币政策理论与中国的现实相结合。 例如,我国更加重视实施可自由支配的货币政策,加强预期,并做好预调整和微调。

“我国为各种利率期限设定了目标,而不是仅仅依靠市场来形成收益率曲线。同时,我国也有大量的结构化贷款政策。这些做法不同于欧洲的做法。和美国国家。中国的利率体系复杂程度也远高于欧美国家。这些做法在很大程度上符合最优货币政策的原则。” 于泽说。

从经济结构上看,欧美国家的潜在产出相对稳定,但我国的潜在产出波动较大。 这是由于长期潜在产出的长期影响。 因此,根据最优货币政策的原则,我国的货币政策应保持恒定的作用力,不应泛滥。

就机构特征而言,我们为每个时期设定利率目标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我们考虑了市场细分问题,这也是我国保持金融稳定的重要步骤。

“就正常和异常问题而言,中国确实与西方目前的’异常’货币环境相距甚远。中国仍处于正利率范围之内,但客观上讲,它应该强调黄金分割或保证。在面对深水之际,有必要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并进行更加严格的政策调整。” 吴戈说。

实际上,过去10年的全球新货币政策表明,期望极为重要,同时,指导期望的前瞻性指导也至关重要。

对于中国来说,指导期望已经很熟悉了。 在政策方面,一方面,我们必须侧重于物价水平战略,以防止极端通货膨胀; 另一方面,我们将关注名义GDP,以严格控制价格和产出,同时,我们将关注通胀目标下的资产价格。

在Yuze看来,这些新的货币政策的目的是在短期利率逼近有效线下时开放政策空间。 总体利率是通过长期利率的指导来维持短期利率,提高长期利率并开放政策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的政策仍可能面临挑战,如如何进一步解决市场细分,完善利率传导机制等。 如何实现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金融稳定政策,就业政策,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相互协调; 如何进一步传达货币政策和稳定市场参与者的期望等。

“今后,有必要在新的发展格局下进一步理顺中国的货币政策框架和机制。” 于泽说。

防止对货币政策的冲击

吴戈认为,当前的全球货币政策已经进入了“无人区”,这是历史上从未经历过的新局面。 短期来看,这种制度上的变化为今年的全球通货膨胀预期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支持。 例如,美国国债的10年期收益率出现了火箭般的上升。

“我们仍然必须对货币政策的范式转变更加谨慎,我们必须考虑传统的货币政策框架是否真的失败了。与此同时,除了以下因素之外,我们还应关注资产价格和收入:需要关注诸如CPI和经济波动之类的传统货币政策。诸如分配之类的因素。” 张明说。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货币政策在维持宏观经济稳定方面是相对被动的辅助作用。 我国更多地依靠财政,特别是地方政府的扩张来刺激经济。 部分原因是我国对宽松的货币政策持谨慎态度。

然而,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张斌的说法,宽松货币政策的最大受益者是中低收入群体。 面对经济周期,这一群体是最脆弱和最容易的。 如果找不到工作,减少薪水将是最容易的,而收入则是最容易的。 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助于减轻对经济的过度下行压力,保持经济稳定运行,并在实现通胀目标和就业目标以及帮助低收入群体提高收入方面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现在,人们担心资产价格在财务上不稳定,但是不要认为资产价格上涨是资产价格泡沫。资产价格上涨与资产价格泡沫并不相同。要退后一步,假设存在资产价格泡沫。资产价格泡沫,货币当局是不一样的。看到资产价格泡沫,我们必须将其击穿。我们应该根据事实对事实进行总结和改进,而不是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上放下很多帽子。” 张斌说。

中国人民大学一流教授,经济研究所联合主任,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联合主席杨瑞龙指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与传导机制密切相关。和经济反应。 如果这两个判断与现实不符,则可能引起对消​​极货币政策的误解。 因此,要判断货币理论或货币政策是否有效,我们还需要注意微观基础。

“传统货币理论没有对微观基础给予足够的关注。微观基础的变化可能不会导致所谓的货币理论本身失败。相反,它是基于微观基础的传统判断。传统的判断微观基础的理论认为它是无效的,但是如果引入对微观基础的新判断,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必须注意货币政策传递背后的微观基础。 ,可能更接近真实世界。” 杨瑞龙说。

“我们有多个目标,多种工具和多种度量。这恰恰是最好的匹配。”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说。 他认为,当前时代不仅改变了宏观经济学的前提,而且改变了它的传导参数,甚至改变了它的基本框架。

他说:「目前,我们应根据新的典型事实和新做法,清楚考虑是否会面对恶性通货膨胀,是否需要全面恢复政策,或是否需要在政策框架内作出根本性改变。刘源春说。

(编辑:文静)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