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转为正数,需要进一步关注国际商品价格的趋势-财经新闻


3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转为正,需要进一步关注国际商品价格的趋势

记者实习生徐蓓蓓

4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1年3月的全国C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数据,其中CPI同比增长0.4%,而环比下降环比增加0.5%; PPI同比增长4.4%,环比增长1.6%; 工业生产者购买价格同比增长5.2%,环比增长1.8%。 1至3月,PPI平均比去年同期上涨2.1%,工业生产者的购买价格上涨2.8%。

自今年年初以来,PPI加速了其上升趋势,特别是大宗商品价格的快速上涨引起了通货膨胀的担忧。 4月8日,国务院金融稳定与发展委员会第五十次会议强调,价格应基本保持稳定,尤其要注意商品价格走势。 谈到未来的价格趋势,东方金城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预测,PPI将同比进一步上升,CPI增长也将扩大。

“我们必须更加注意大宗商品的价格趋势。”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斌说,在短期内,通货膨胀率是适度且可控的,但我们还必须看到,美国和其他经济体的经济复苏势头正在增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了压力。

油价上涨推高CPI

从月度角度看,由于春节后需求季节性下降,CPI从上月的0.6%上升至0.5%的下降。 国家统计局市统计局高级统计师董丽娟表示,3月份,食品价格从上月的1.6%涨至3.6%的跌幅,这使CPI下降了约0.71个百分点。点。 非食品价格上涨0.2%,比上月下降0.2%,影响CPI上涨约0.18%。

从去年的角度来看,由于拖尾的负面影响显着减弱,CPI从上个月的0.2%下降到0.4%的增长。 其中,食品价格下降0.7%,比上月提高0.5个百分点,使CPI下降约0.12个百分点。 非食品价格从上个月的0.2%下降到0.7%的涨幅,这使CPI上涨了约0.56个百分点。

他说:「消费物价指数按年上升0.4%,按月下跌0.5%。这表示三月份消费物价指数按年上升主要受提振因素的影响。红塔证券该研究所所长李其林说,食物是主要的拖累物品。 通常,春节后食品价格将季节性下降。 3月份食品价格的下降主要是由于猪肉价格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就非食品而言,油价的迅速上涨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3月份,受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的影响,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环比上涨6.6%和7.3%。 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1.0%,是过去一年中首次同比上涨,这主要是受到汽油和柴油价格上涨的推动。

“ CPI从3月份的前一个月开始季节性下降,并且同比增长克服了食品价格持续下跌的影响,并实现了负面变化。主要原因是消费恢复和PPI增长被传递到消费品价格。其中,燃料价格上涨产生了重大影响。” 另外,王庆说。 ,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波动,3月份的核心CPI比上月的水平同比上升0.3%,表明当前价格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推动PPI增长

3月份,PPI同比和环比均上升,并且增长速度有所扩大。 国际商品价格的快速上涨是主要因素。

从环比看,PPI上升1.6%,比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 董丽娟说,3月份,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0%,涨幅提高了0.9个百分点。 生活资料的价格从上个月的相同水平上涨了0.2%。 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带动国内石油相关产业价格上涨扩大。 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的价格上涨了9.8%,石油,煤炭和其他燃料加工业的价格上涨了5.7%,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的价格上涨了5.3%,分别增长2.3、0.8和3.2个百分点。 受进口铁矿石价格上涨,国内工业生产和投资需求增加的影响,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4.7%,涨幅为2.4个百分点。 近期,国际市场上铜,铝等有色金属价格大幅上涨,促使国内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4.5%,涨幅为3.0个百分点。 经测算,上述五个行业对生产者价格指数的增长影响约为1.27个百分点,占总增长的80%。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价格从上涨到下跌,跌幅为3.1%。

此外,与去年同期相比,3月份生产者价格指数上升了4.4%,比上月上升了2.7个百分点。 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5.8%,涨幅提高了3.5个百分点。 生活资料的价格从上个月的0.2%下降到0.1%的增长。 在主要行业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以及石油和天然气提取行业的价格上涨了20%以上。

王庆说,在新的价格上涨势头和上升动力的共同作用下,3月份的PPI同比大幅上升。 其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大宗商品价格的快速上涨和内需的上升。 有力的支持。 从结构的角度来看,由于上游和中游的价格上涨正在逐步传导到下游,加上终端消费者需求的恢复,3月份的维持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一年,但下游价格上涨的势头仍明显低于上游和中游。 剪刀间隙进一步扩大。

通货膨胀适度且可控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认为,疫苗接种和气温上升将促进流行病的改善,经济将继续复苏,需求的改善将推动价格上涨。 今年第二季度的CPI和PPI结转因子均很高,这将抬高价格。 预计第二季度CPI和PPI的增长率将扩大。 随着猪肉价格趋于下跌,CPI的涨幅将相对较小。 受进口价格上涨和终端需求影响的影响,PPI增幅较大,全年或第二季度均较高。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动了国内原材料价格上涨,对国内中下游加工企业的压力不容忽视。 “开挖公司首先提价,然后原料加工业跟随价格上涨。但是,由于需求和其他因素,涨幅相对较小,加工业的提价空间较小。成品低于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利润将承受压力。” 李其林说,按照这种增长趋势,中下游加工企业将承受巨大压力,目前,由于上游价格上涨过快,一些国内企业已开始停产。

温斌认为,应进一步关注大宗商品的价格走势。 在下一阶段,宏观政策应着眼于国内市场,同时应更多地关注外部冲击,并提前做好准备。

大量信息,准确的解释,全部在新浪财经APP中进行

责任编辑:李彤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