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公布2020年经营业绩:坚持主营业务稳步经营,实现净利润132.48亿元_东方财富

原标题:中国信达公布2020年经营业绩:坚持主营业务稳步经营,实现净利润132.48亿元


3月26日,中国信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达)发行2020年表现。 截至2020年底,中国信达公司总资产达15180.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0.32%。股东股东权益为1721.0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37%。全年归属于公司股东的权益净利132.48亿元,同比增长1.49%。 母公司资本充足率17.47%,比上年同期提高0.71个百分点,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拨备覆盖率为217.3%,比上年提高17.3个百分点,风险抵御能力进一步增强。

到2020年,中国信达将围绕风险解决和结构调整的业务需求,大力推进不良资产管理主营业务的拓展。 不良资产管理资产总额100208.8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569亿元。 公司比重进一步提高到66%; 集团收入和税前利润分别达到70.5%和54.1%,继续保持主导地位。

  深化内部市场化改革,集团协同效应不断提高

到2020年,中国信达将坚决落实“相对集中,突出主业”的监管要求,着力发展协同支持不良资产主业的金融服务业务,继续推进子公司资源战略整合,深入市场化改革,强化“客户“中心”战略,积极打造“大协同”品牌,充分发挥集团的共同努力,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益。 到2020年,中国信达金融服务业务实现税前利润98.5亿元。

加强对子公司的市场化改革。根据与主营业务的协同程度,中国信达优化和整合了子公司的资源,提升了子公司的“苗条身材”,完成了幸福人生。股权转让,信达证券增资扩股,分拆上市顺利进行。 多家子公司的改革方案陆续形成,深化改革,引进市场化管理人才,实行主营业务负责人任期目标责任制,完善市场化运作机制。 集团业务的协同效应已大大改善。 到2020年,集团业务协同将涉及2278个客户,协同收益将达到48.7亿元。

此外,银行,证券等金融服务稳步发展。据数据显示,2020年,南商银行总资产达4241.17亿元,营业收入133.29亿元,实现税前利润36.76亿元。 信达证券的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高。 信达证券2020年实现收入43.37亿元,同比增长30.98%,税前利润9.54亿元,同比增长313.93%。

  加强健全的管理思想,使风险管理机制更有效

到2020年,中国信达将坚持稳定运营,加强底线思维,将风险管理和控制作为集团工作的重中之重,严格控制新风险,化解现有风险,审慎分配准备金,进一步巩固资产质量,以及保持核心指标安全余量为风险缓冲提供了合理的空间。 截至2020年底,该集团的杠杆比率为6.4:1,总体保持稳定。 按照“降本优化结构”的流动性管理目标,融资成本下降,利息支出同比减少47.5亿元,下降10.7%。 通过产品创新和规模效应扩大融资渠道,标准化工具比重进一步提高,融资成本持续下降,债务期限结构得到有效优化。 此外,资本充足率状况是合理和稳定的。 截至2020年底,母公司的资本充足率为17.47%,比去年同期提高了0.71个百分点。

  公司治理机制不断完善,数字信达建设稳步推进

到2020年,中国信达将继续根据监管要求和发展需求改善公司治理,促进数据治理,努力解决业务发展中的根深蒂固的问题,并在积极变革的过程中改善公司治理的现代化。 公司治理机制不断完善。 中国信达已对公司治理体系和流程进行了全面审查。 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的有机结合不断深化,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机制,优化治理结构,有效发挥“三会一平”的作用,不断提高治理效率。 同时,科学调整业务战略,合理设定业务目标,继续完善与组织结构和业务规模相适应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形成有效内部约束,高效灵活的经营机制。通过良好的公司治理来巩固公司的地位。 质量发展的基础。

“数字信达”建设稳步推进。 中国信达视技术创新为业务转型和升级的原动力,并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为不良资产管理,客户服务,风险预防和控制提供“最强大的大脑” ,以及业务决策。 制定信息化规划计划,促进新的核心系统的建设,加强集团的信息化管理和控制,提高数据治理水平,确保集团的信息安全,并通过技术赋权创造新的竞争优势。

 

(来源:《证券日报》)

(负责人:DF062)

郑重声明:此信息的目的是传播更多信息,与该立场无关。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