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建立党史教育宣传小组,深入基层宣传市委党校,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党史学习和教育。
本报3月27日报道。在“没有共产党,没有新中国”的合唱中,由市委党校学生策划和表演的党史故事主题展览就此结束。 这是市委党校为加强主要班子学生的党性教育所作的尝试。 这也是一项基于自身在党史学习和教育中的优势,并将党史学习和教育纳入日常学习的创新。
党校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阵地,是推进党史研究和教育的责任。 自青岛党史学习教育部署启动以来,市委党校一直坚持党校的姓氏,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制度观念,立足于党校的职能,制定总体规划,努力完成党史学习教育的各项任务。 市委党校有关负责人介绍,一方面,市委党校把党史学习教育列为教学培训的重要内容,促进了新的发展。关于党史学习和教育的主题,组织教师集中精力进行课程研究,并创建了讲座,研讨会和前线。 有20多个新主题,例如教室; 另一方面,党史学习和教育被列为每个主要班级的“必修课”,进一步创新了教学形式,建立了党史教育在线课程资源数据库,每周安排了党史教育课,组织创新的教学模式,如政党历史知识的问答,革命性场景的场景模拟确保学习的实际效果。 此外,还为学生提供了诸如“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之类的必修课,以确保他们在课余时间进行自学。
记者了解到,市委党校还充分发挥了其在理论和政策宣传方面的优势,成立了由26名专家和教授组成的宣传小组,精心准备“中国共产党的斗争,伟大的斗争”。成就和宝贵经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一百年”等二十个宣传主题,包括“党的百年荣耀基因密码”,深入社区,企业,学校和其他基层开展宣传,努力清晰,准确,透彻地说明党的历史。 加强理论研究,举办以党史为主题的山海论坛(第四阶段),积极参加党校和社会科学联合会举办的庆祝党成立一百周年的理论研讨会。 整合全市党校系统的力量,对重大主题进行相关研究,例如建党一百周年,以确保党史学习和教育中第一次听到党校的声音,并坚定地占据思想领域的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