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土耳其里拉暴跌,多国货币波动。 今年中国加息的可能性是多少?
新兴经济体无法忍受美元造成的本国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因此选择了一次又一次地加息。 3月22日,里拉兑美元汇率开盘时大幅下跌,一次跌幅超过15%,最低汇率跌至1美元兑8.485里拉,接近最低汇率。历史水平。
土耳其里拉再次暴跌! 3月22日,土耳其里拉兑美元汇率开盘时大幅下跌,跌幅超过15%,最低跌至8.485土耳其里拉兑1美元,接近历史最低水平。 。 尽管收盘跌幅有所收窄,但全天仍下跌了7.14%。
由于土耳其里拉的剧烈波动,土耳其政府自2019年以来已更换了三位央行行长。土耳其里拉可能是世界主要货币中波动最大的货币,其兑美元汇率在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下降全部超过10%。 其中,2018年和2020年的下降幅度甚至超过20%。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今年的情况也是极其危险的。
在这方面,道明证券策略师克里斯蒂安·马焦(Christian Maggio)认为,土耳其里拉也将在未来几天内贬值10%-15%。 “这项改革表明土耳其的政策决策不稳定,尤其是在货币问题(和风险)方面。”
新兴经济体加息周期可能开始
业内人士认为,土耳其里拉的大幅波动始于2018年。
那年,美联储加息拖累了土耳其经济。 在美元的上涨趋势下,该国经历了资本外流和货币贬值。 为了维持土耳其里拉货币的稳定,它不得不大幅提高利率。 直到今年2月,土耳其的通货膨胀率仍高达15%,是该国央行设定的目标的三倍以上。
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土耳其经常出台加息政策。
据统计,自前任州长阿巴尔于2020年11月上任以来,土耳其中央银行将基准利率从10.25%上调至15%。 到2020年12月将利率提高到17%; 并于今年3月18日将利率再提高了200。 基点为19%。
3月11日,美国作为全球唯一的超级经济体,通过了高达1.9万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法案。 但是,这次其他中央银行没有选择效仿。 因为它们不能忍受美元造成的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所以新兴经济体选择了一次又一次地加息。
巴西中央银行于3月17日宣布,将把基准利率提高75个基点,至2.75%,超出市场预期的50个基点的增长。 这是自2015年7月以来巴西首次加息。
3月18日晚上,土耳其中央银行也宣布加息,将主要利率提高了200个基点,至19%。 土耳其中央银行表示,考虑到通货膨胀的上升风险,它决定提前实施强有力的紧缩政策,并将果断地维持紧缩政策更长的时间。 “如有必要,将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
此后不久,俄罗斯中央银行于3月19日宣布,将把基准利率提高25个基点,至4.5%。 自2018年底以来,这是俄罗斯首次提高基准利率。
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认为,全球非美国经济体的加息周期可能会开始。 接下来,预计将提高利率的经济体主要是印度,韩国,马来西亚等。 印度是世界第三大原油净进口国,进口通货膨胀压力相对较高。 自2020年以来,印度已将利率降低了115个基点(金融危机期间为425个基点),而韩国的出口继续超出预期,带来了经济复苏和通货膨胀预期的上升。
根据彭博社的预测,到2022年,韩国将一次提高利率25个基点。自2020年以来,韩国已将利率降低了75个基点(金融危机期间为325个基点)。
彭博社还预测,马来西亚将在未来两年内一次提高利率25个基点。 自2020年以来,马来西亚已将利率降低了125个基点(金融危机期间降低了150个基点)。 泰国加息预期的背景是,预计旅游业将在接种疫苗后开始恢复,未来两年将加息一次。 自2020年以来,泰国已将利率降低了75个基点(金融危机期间为375个基点)。
与新兴市场的货币政策相比,主要发达经济体选择了维持超宽松的货币政策。
日本银行3月19日宣布,它将继续将短期利率维持在-0.1%,并购买长期政府债券,以将长期利率维持在零附近。 英格兰银行3月18日表示,由于英国在疫情大背景下的经济前景不确定,因此决定将基准利率维持在0.1%的历史低位,同时维持8950亿英镑的债券购买计划。 澳大利亚银行还于3月初决定将基准利率保持在0.1%的历史低位不变。
中国今年会加息吗?
面对不可预测的形势,中国会加息吗? 许多分析人士认为,今年加息的可能性不大。 3月22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一年期LPR利率为3.85%,五年期LPR利率为4.65%,与上一时期保持不变。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斌说,我国的情况比这些新兴经济体要好。 防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经济仍以复苏为主导。 就目前而言,无需过多担心美国的通货膨胀和新兴经济体的加息浪潮。
精信证券分析师池广生认为,中国目前定向紧缩货币政策的可能性不高。 首先,尽管海外通胀预期将对国内价格产生一定的溢出效应,但考虑到国内资本存量增长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制造业资本存量的下降,因此进口通货膨胀向国内生产者价格指数的传导可能更为有效,但预计对CPI的影响相对较小。 同时,考虑到基数和其他原因,预计下半年PPI将趋于下降。 因此,导致通货紧缩导致国内货币政策方向收紧的可能性很小。
其次,中国大规模资本外流的可能性极低。
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在疫情爆发后率先恢复工作和生产。 到2020年,它将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向经济增长的国家。 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未来,依靠国内经济周期体系,形成强大的全球要素资源引力场,促进国内外双周期。 2021年,我国还将保持基本稳定的宏观杠杆比,金融市场将稳步向外界开放,其对外资的吸引力将增加。 经济基础的不断改善和金融改革开放的深化,决定了大规模资本外流的可能性极低。
2020年5月,中国的货币政策逐渐开始转向正常化。 当前的货币政策一直在正常范围之内,而不是像发达经济体那样维持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 因此,货币政策明显趋同的可能性不高。 但是,很难判断何时放宽资金。 在定向紧缩货币政策的背景下,预计未来资本利率可能不会上升太多。
(作者:麦叶主编:李一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