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快车十周年已成为连接亚欧的“钢骆驼队”-财经新闻

首次安装新浪财经客户即可接收最全面的市场信息→[download link]


原标题:中欧火车开通十周年,它已成为连接亚欧的“钢骆驼队”

[Global Times-Global Network Reporter Zhao Juehui]19日上午10时30分,一辆载有电子产品,机械零件,生活必需品和其他物品的中欧快运(玉新楼)纪念列车从重庆团结街村站出发,发往德国杜伊斯堡。 十年前的今天,第一列中欧火车也从重庆出发,飞往杜伊斯堡,开通了横跨亚洲和欧洲的“新丝绸之路”。

到目前为止,中欧特快列车的累计数量已超过33,000,开放的城市数量也从原来的重庆扩展到了60多个,覆盖了德国,英国,荷兰,比利时和奥地利。 辐射范围已基本扩展到整个欧洲。 它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国家最多,货运能力最强的火车。

最初,中欧铁路快车只是重庆为解决当地笔记本电脑公司的物流出口需求而进行的一次探索。 随着2011年初重庆渝新线列车的试运行成功完成,中欧列车正式进入国际舞台。 自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欧列车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迅速。 除了重庆,成都,西安和郑州等枢纽节点城市外,长沙,武汉,义乌和厦门等城市也相继开通了中欧列车。 截至2020年底,中国拥有中欧特快列车100余辆的城市数量已增至29个。

在过去的十年中,中欧列车已逐渐发展成为稳定,正常运行的双向,固定和固定的双向列车。 每年的火车数量也从开始时的不足20列增长到超过12,000列,平均年增长率为108%。 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信息,到2020年,受新的冠状肺炎疫情严重影响,中欧快运将利用国际铁路运输的独特优势,大力开展国际货物运输。海洋和空气。 全年共有12406列火车运行,这是第一个突破,同比增长50%。 “万里”商标与中国和欧洲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流行期间,中欧火车不仅继续承担着亚欧之间物流和运输的主要动脉的责任,而且利用其优势不断向欧洲提供急需的抗流行材料。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一年中,中欧快运向意大利,德国,西班牙,捷克共和国和其他国家运送了939万吨抗流行病材料和76,000吨。

渝西欧(重庆)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齐丹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中欧快车在疫情中充分展示了其安全性和便利性。 随着各国防疫措施的加强以及海上和空中运输的阻碍,中欧列车不需要密切的人员往来,而只是逐段地联合运输,起到了战略通道的作用。 去年5月31日,中欧快车(重庆-新ou)首次开通了专列出口抗流行病材料的专列,全年发送了4,000余箱标准抗流行病材料。

国务委员兼外交大臣王毅曾高度评价中欧阶级是“欧亚大陆之间真正的’生活之路’。”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和赵立建也对此表示赞扬,称中欧舱已被列为陆上运输渠道的“钢骆驼队”,并已成为“生活的通道”。 “命运联系”使各国携手抗击这一流行病。

在过去的10年中,中欧快运在运营模式和经营商品类型方面不断进行优化和创新。 以中欧快递(重庆-新欧洲)为例。 它率先打破了国际铁路对邮政运输60年的禁令。 重庆也已成为海关总署批准的首个国内铁路邮政试点城市。 基本上覆盖了整个欧洲地区。 此外,重庆,苏州,天津等城市还发布了跨境电子商务B2B出口转移。 今年1月1日,重庆和成都同时发运了中欧快车(成渝)的首趟火车,成为两地联合运营的中国首个中欧快车品牌。

面对未来十年,中欧快车仍将面临共存的机遇和挑战。 德国经济学家霍勒里斯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中欧刚刚完成的中欧投资协议谈判将进一步促进欧洲与庞大的中国市场之间的相互联系。 这意味着欧洲未来与中国的贸易将使用更多的中欧货运列车。 但是,业内人士还指出,随着疫情的影响逐渐减弱,国际航运和航空运输逐渐恢复,去年中欧快车的爆炸性增长可能难以维持,其增长率将恢复到正常状态。在流行之前稳定上升。 这也要求中欧快运更深入地融入市场化,从追求数量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转变。

大量信息,准确的解释,全部在新浪财经APP中进行

主编:张亚楠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