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改革的影响开始显示,有7家上海股市公司终止了上市-财经新闻


原标题:退市改革的效果开始表明,有7家上海股市公司终止了上市资料来源:文华财经

文华财经(由张惠山主编)-根据3月16日《中国证券报》的报道,3月1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 ST盛生和* ST成城的上市。 到目前为止,上海证券交易所已经做出决定,在新的退市条例发布后,将终止7家公司的上市。

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七家退市公司表现出多元化的退出特征。 其中,* ST金宇,* ST宜盛和* ST成城触及1元退市指数,* ST共鑫和* ST秋林触及金融指数退市,营口港因合并被除牌,* ST杭通自愿撤市。 上述公司的退市表明新的退市规定已得到充分执行,退市改革的效果已初见端倪。

据业内人士称,目前,严格执行新的退市规定和撤离的需求已成为市场共识。 上市公司的多元化退市已经成为市场的常态,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正在逐步形成。

促进规范化退市

根据业内人士的说法,资本市场需要从源头上获得自来水,还需要及时清理“淤泥”。 优胜劣汰,有进有出,是健康市场的正确状态。 正常退市不仅是改革的方向,而且是优化市场资源配置的迫切需要。

2021年初,上海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 ST Jinyu的上市。 这是新的除名规则实施后的第一个除名决定。 此后,* ST公信和* ST秋林因触及财务指标而被终止上市。 *新规实施后,ST宜生还成为首个没有退市期的交易退市案。

《中国证券报》的记者对最近在上海和深圳退市的公司进行了梳理,发现它们都存在严重的业务风险和公司治理问题。 例如,在触及1元人民币退市指数的公司中,* ST Yisheng的风险继续爆发。 * ST金宇的主营业务基本停滞,债权人申请破产重整,继续经营能力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 ST成城多年来一直是一家空壳公司,许多债务逾期未还,财务状况持续恶化。

* ST工信和* ST秋林因财务指标而被除牌。 其中,* ST秋林的重要子公司已全部关闭,无法确认巨额应收账款,存货,关联方,关联关系和资金占用情况。 * ST共鑫自身的经营不善涉及关联方的非法担保和资本占用等问题。 财务状况继续恶化,营业收入急剧下降。

在这一轮退市改革中,除1元退市和3亿市值退市的交易退市指标外,金融退市指标也得到了改善。 其中,除非税前和扣除后的非净利润为负数且营业收入少于一亿元人民币时,也将包括在退市情况中,营业收入需要扣除无益的收益。与主营业务和没有商业实质的收入有关。 根据业内人士的说法,这意味着在投资决策过程中,投资者需要远离营业收入低,主要依靠贸易收入来维持其运营的空壳公司。

加强投资者保护

在最近被终止上市的公司中,一些公司已采用积极的除牌方法来解决风险并争取顺利除牌。 其中,* ST恒通证券预计该公司的股票将面临强制性金融退市和重大非法退市的风险。 为了避免在2020年年度报告披露后启动公司股票强制退市程序,公司选择在年度报告披露前通过股东大会的决议。 自愿退市的形式,以及实施现金期权的相应措施和其他投资者保护措施,最终宣告的现金期权股份约为1.97亿股,按每股4.18元的价格计算,总金额约为8.2亿元元。 此外,营口港与大连港的合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现金选择权。

此外,记者注意到,面对面临1元退市指数的公司,退市风险披露的频率不断增加,交易所的询盘不断加强,违反信息披露规定的公司将受到及时的纪律处分。 这不仅反映了交易所对问题公司信息披露的严格监督,也反映了对投资者的保护。

业内人士认为,保护投资者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命题。 随着新证券法的实施,证券纠纷诉讼代表制度得到落实,投资者保护制度和民事赔偿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投资者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大量信息,准确的解释,全部在新浪财经APP中进行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