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协会:现场经验总得分为65.14分,连续两年保持稳定增长| 中国消费者协会| 农村_新浪科技_Sina.com


原标题:中国消费者协会:现场体验总得分65.14分,连续两年保持稳定增长。 资料来源:央视新闻客户

中国消费者协会今天(13日)发布了2020年60个农村公平交易市场的“再体验”调查报告,该报告显示:到2020年,在60个农村集市上的现场经验总得分为65.14分,连续两年保持稳定增长。

据了解,自2018年以来,中国消费者协会继续关注农村消费环境,并连续三年组织农村集市的调查和体验工作。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负责人介绍,2020年农村集市市场调查经验“回顾”工作分为两部分:现场体验调查和消费者感知调查。 经验调查链接的内容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农村集市的总体情况,农副产品,日用品,生产物资和总体经验。 消费者认知度链接主要是针对进入农村公平市场的当地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 了解消费者对市场中有问题的产品感知,整体环境,管理体系,产品类别,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的评估。 体验调查获得了60个现场经验样本,覆盖了全国25个省(地区,城市)的37个城市/地区,同时获得了2410个有效的消费者感知问卷样本。

调查发现问题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一是问题产品的反弹增长,“三无”产品问题没有得到改善。本次调查中提到的有问题商品主要包括假冒商品,假冒伪劣商品,“三无”商品和过期商品。 根据调查数据,在2019年接受调查的60个市场中,有36个被发现存在可疑产品,而在2020年调查中发现的可疑有问题产品数量增加到41个,并且数量没有减少但反而增加了,即值得关注。其次,“肮脏,凌乱和恶劣”的环境卫生问题仍然更加突出,实际的改善并不明显。数据结果表明,有60个存在卫生问题的市场,例如垃圾堆积,污垢和异味已从2019年的19个增加到2020年的26​​个。第三,日用品的整体体验很差,经验得分有所提高,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商品“品种齐全”和“生活必需品质量”两个分项指标的得分均较低。第四,假冒伪劣产品,虚假广告产品,“三不”产品,价格不合理,产品过期等问题仍然存在。其中,有24.84%的消费者说他们在农村集市上遇到了假冒伪劣产品,有27.48%的消费者说他们遇到了“三无”产品。 两种类型的有问题的商品每年都在展览会上呈增长趋势。第五,“维权便利”和“售后服务”已成为消费者感知评价的缺陷,需要加强。该调查还梳理并提出了农村集市商品流通和市场管理中的一些典型问题。

针对“回顾”调查中发现的相关问题,中国消费者协会建议:继续提高各种农贸市场的管理水平,进一步明晰农村市场的管理权限和责任,切实做好农村市场管理工作。农村市场的管理,维护和更新,丰富消费供给,稳定交易秩序; 创造城乡流通,互惠互利的消费场所,密切关注和防止各种商品和服务从城市向农村的转移和扩散。 严格规范市场经营活动,履行经营者的主要职责,督促有关企业单位与有关部门和单位合作,对市场监督,食品安全,卫生,税收,消防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和执法,自觉展示认证,自觉接受管理和监督,以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 深入开展消费者教育和法制宣传,增强城乡居民的优质消费意识和维权意识,增强商品和服务供给的丰富性,加强对农村消费的维权保护和供给。 (中央电视台记者王静)

(吴梦轩主编)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