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1041家公司去年首次亮相业绩,净利润增长超过70%
●本报记者董田
截至3月12日20点,共有1041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2020年的业绩公告或正式年度报告。 其中,报告期内有755家上市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医疗器械,通讯设备,食品加工,化工,煤炭,非黑色金属在净利润增长中排名第一。
科技创新板公司表现良好
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12日20点,共有910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2020年业绩公告,有131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0年年度报告。 其中,2020年有755家上市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达到72.53%。
披露其2020年业绩的上市公司总体上保持了较高的盈利能力。 其中,到2020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165家,超过30亿元的公司62家,超过50亿元的公司41家,超过100亿元的公司22家。元。 从增长率来看,到2020年,有624家公司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10%,其中有417家公司的比例超过30%,有274家公司的比例超过50% %的公司,以及拥有超过100%的140家公司。 有6家公司占1,000%。
从收入的角度来看,在已发布业绩公告或官方年度报告的上市公司中,科技创新委员会的上市公司整体表现出色,营业收入增长了500多家的上市公司同比百分比基本上由科技创新委员会接管。 但是,从盈利能力的角度来看,报告期内在科技创新局上市的许多公司收入增长仍然较高,仍然亏损,许多公司在报告期内出现了“增收不增”的现象。 。
在131个公开了正式年度报告的上市公司中,有许多在公布年度报告的同时发布了2020年利润分配计划。 从股利比率的角度来看,上市公司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 从披露第二天的股价表现来看,股息大的上市公司受到资金的追捧。
云泰资本的创始合伙人,首席经济学家付立春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说,上市公司具有很强的派息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公司业绩稳定增长,现金流量相对充裕,并且财务状况相对健康,但是没有股息公司并不意味着它一定很穷。 许多高增长的上市公司在公司发展的早期阶段就不适合分红。
多行业绩效
从行业的角度来看,《中国证券报》的记者观察到,在披露2020年业绩公告或正式年度报告的上市公司中,有周期性的上市公司,如医疗设备,通讯设备,食品加工,化工,煤炭,有色金属。 业绩更引人注目,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领先。
由于在流行期间对医疗用品生产的需求快速增长,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显着提高。 从股价表现的角度来看,自疫情爆发以来,与防疫材料有关的上市公司的股价总体上有所上涨。 在已披露业绩公告或正式年度报告的上市公司中,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500%的公司中,医疗器械上市公司所占比例较大。
受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化工上市公司的业绩在2020年下半年普遍出现逆转,年度毛利润有所改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国盛证券研究报告指出,油价是化工行业的价格基准,决定着整个化工产品的价格。 石油价格变化的影响将传递到整个产业链的下游产品。
随着流行病影响的减弱,铜,铝等有色金属的消费量将在2020年下半年增加,铜和铝是家用电器,汽车和建筑业的重要原材料,其消费量将增加显着增长,导致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显着提高。 此外,作为红外,光电和光纤产品的原材料,锗的销量也显着增加。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从价值投资的角度来看,业绩增长带来的股票投资回报往往更为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