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长期照护保险试点覆盖近1.2亿人,商业照护保险的发展才刚刚开始| Business Wire 首批飞行员_新浪科技_Sina.com


原标题:社会长期护理保险试点计划覆盖近1.2亿人。 商业护理保险的发展才刚刚开始。 资料来源:中国经济网

试点的社会长期护理保险覆盖近1.2亿人,商业护理保险的开发才刚刚开始

本报记者冷翠华

近日,《安全日报》记者在北京地铁站看到了国家医疗安全总局对我国医疗安全制度的宣传和展示。 宣传内容主要包括四个主题,即长期护理社会保险(以下简称“社会长期护理保险”)。 ) 是其中之一。

护理和老人护理密切相关。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19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54亿,其中有4000万为残疾人和半残疾人。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促进医疗,保健和健康的融合,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体系的试点计划。”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该国的社会长期护理保险已经在49个城市试行,覆盖了近1.2亿人。 担保人。 但是,商业护理保险才刚刚起步,要扩大这个市场,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在49个城市试行社会长期护理保险

我国的社会长期护理保险试点计划始于2016年,距今已有5年之久,上海和成都等15个城市是首批试点。 2020年,第二批城市将开始试点项目。 截至目前,共有49个城市试行了社会长期护理保险。

社会长期护理保险提供基本的生活护理。 该试点由当地医疗保险局领导,由商业保险公司专门负责。 资金是由医疗保险基金,企业和个人筹集的,各地的标准各不相同。 从成都市首批试点城市来看,从今年1月1日开始,所有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都可以免费参加社会长期护理保险,重度残疾人每月可以得到最高补贴。到903元。 在苏州和徐州等七个试点地区,建立了一种将政府补贴,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支付相结合的多渠道融资机制。

在社会长期护理保险领域,商业保险公司积极参与。 中国人保集团董事长罗溪表示,中国人保将在2020年承接96个长期社会保险项目,覆盖4200万人。 目前,人保集团正在所有省市探索这项服务。

尽管试点城市不断扩大,但目前的社会长期护理保险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孙杰指出,社会长期护理保险的融资渠道过于单一,主要使用医疗保险资金作为资金来源,资金支持小,缺乏独立的筹资渠道和明确的个人缴费要求。 ; 同时,很难统一护理标准。 此外,护理服务的供求不对称。 对此,孙洁建议应加强顶层设计,促进社会长期护理保险体系的建设,将其纳入建设多层次,多支柱的社会保障总体规划中。制度,以立法的形式规范和管理社会长期护理保险的运作。

较大的商业护理保险需要大量的努力

除了基本的护理需求外,普通百姓也有更多的个性化护理需求。 就像基本医疗保险和商业保险之间的关系一样,除了社会长期护理保险之外,商业护理保险也是必不可少的。 《证券日报》记者在采访中获悉,我国的商业护理保险仍处于发展初期,其在健康保险中的比重很低。 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来巩固潜在的市场空间。

王琳(化名)负责一家中小型保险公司的产品开发,在过去两年中主要负责促进商业护理保险的发展。 他最近搬到了其他保险公司。 在谈到商业护理保险的发展时,王琳感慨地说:“这很困难,很可惜。”

王林认为,商业护理保险发展中的困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消费者的接受度不高,保险需求通常落后于风险的发生。 相关调查也反映了这一现象。 去年中国保险业协会和社会科学院联合发布的《 2018-2019年中国长期护理调查报告》显示,接受调查的成年人中有60%以上对自己的残疾风险过分乐观并且被低估了他们未来的护理需求。 其次,对于长期护理保险,尚无统一的残疾评估标准,服务标准,支付标准等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保险产品的开发和后续服务的实施面临制约。

尽管首场促进商业护理保险的战役被打败,但王琳仍然对商业护理保险的未来市场前景感到乐观。 “如果有机会,我将促进商业护理保险的发展。仅需要残疾人和半残疾人的护理需求。该市场的未来发展空间很大。”

如何更好地促进商业护理保险的发展?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原副主席周艳丽建议鼓励商业长期护理保险产品与社会长期护理保险联系起来。 在数据分析和融资模型上提供政策指导和支持,例如支持购买医疗保险卡的个人账户余额; 此外,建议该国在当前的多站点试点计划的基础上,尽快制定统一的国家长期护理标准,选择并指定一致的标准评估和评估机构,以支持该机构的发展。商业长期保护保险。

南开大学卫生经济与医学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朱明来表示,保险公司应大力发展商业长期护理保险,以满足老龄化社会的多层次安全需求。 对于中青年客户群,您可以探索将长期护理保险作为类似于第二种公积金的个人储蓄帐户来使用,该帐户可用于在老年人进入后支付医疗费用和护理费用。未来。 资金的积累还可以为医疗行业提供资金来源。 ,形成“服务体系+保障体系”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证券日报)

【编辑:陈海峰】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