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时代为基础,展示雷锋志愿服务的新事迹,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汇 演讲题目:立足新纪元,向新事物学习-向雷锋志愿服务学习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

新华社记者曹典,参加记者撰稿的有:夏克,李伟,何雷静,子强,杨有宗,董雪

3月5日是向中国雷锋学习58周年。 近年来,雷锋志愿服务的学习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参与了国家战略,为民生服务,融入社会治理,并帮助了流行病的预防和控制,在雷锋的预防和控制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

当前,我国的志愿服务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 志愿者团队越来越大,参与范围也越来越广。 根据中央文明办公室的数据,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超过1.9亿注册的实名志愿者。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 志愿人员,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服务工作者正在新时代立足,展示新的事迹,并通过实际行动写下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讲解通讯科学理论的生动实践

云南民族大学每年冬季和暑假都组织双语志愿者服务宣传小组,以促进民族通用语言在云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普及,宣扬党的理论原则和政策,促进党的创新理论向“飞翔”。进入普通百姓的家。” 截至2020年底,学校共有5249名志愿者走进农村讲道理论和政策2,568次,服务持续了将近40,000小时,覆盖了1,284个村庄,50,199人。

“当村民在白天进行农场工作时,我们在村党委书记的领导下利用傍晚的时间坐在火堆旁与村民进行交流。” 云南民族大学大三李秋娇两次参加了志愿服务促进小组。 在“火塘夜校”上,她和志愿者们一次又一次地向中英文双语的村民讲解了精准扶贫,生态环境保护,民法典等政策和法律知识,真正感受到了由村民带来的变化。为村民提供志愿服务。

中国共产党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纪念堂成立了“党的发源地”志愿服务队,并在过去两年中进行了近3,000场演讲。 重庆市组织了6场志愿服务,在“理论,政策,法律,科学,技术,卫生和模范”小组的演讲中,超过2万名志愿者参加了…全国各地出现了许多志愿服务宣传项目,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志愿者参加,传播了新的想法并发扬了新的想法。 在时尚界扮演着独特的角色。

服务民生,参与社会治理

炒饭,lotus汤,做饺子……在牛年除夕之夜,一个抱团的女性志愿服务队来到了一个孤单的老人彭汉珍的家,位于百布丁社区,武汉市江安区,为她做一个特别的除夕晚饭。

妇女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12年。多年来,它为社区中的弱势家庭提供了服务,例如重病患者,独居者和空巢老人。

“每个春节,志愿者都会来拜访我并为我做饭。他们通常非常关心我的生活。” 彭汉珍看着志愿者们拿出一盘热气腾腾的盘子时感动不已。

邻里守望,家庭护理,社会救助,生态和环境保护……各种温暖而独特的志愿服务将继续为民生服务,并有助于社会治理。

当我走进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虎带镇鸿祥村时,我遇到了一些穿着红色背心来回走动的志愿者。 有些人赶到乡村广场帮助老人理发,还有一些人刚完成了对村里孩子的补习。 在家工作。 去年,这个常住人口约2500的村庄被命名为“国家文明村”。 该村有7个义工队,有300多人参加。

李浩是虎岱镇一家美容院的工作人员。 他和他的同事们每周都来沪岱镇村子修剪老人,残疾人和需要免费帮助的儿童的头发。 “我们应该运用自己的技能为农村人民做些事。对我们为农村人民做事是正确的。只有每个人都做出贡献,社会才能变得更好。”

上海市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老师高学尧和徐怡,是两位青年志愿者,他们促进废物分类。 他们设计了“绿色大篷车虹口区校园之旅”科学普及活动,以使不同年龄的儿童可以当场体验浪费。 分类,娱乐和享乐增强了他们对环境责任感和自觉分类的意识。

据统计,截至2020年12月,上海市登记垃圾分类志愿人员约53万人,提供的志愿服务时间超过2900万小时。

帮助预防和控制流行病,保护生命和健康

春节期间,穿着志愿者背心,一只手握住扬声器,可以通知社区居民防疫和安全预防措施。 在参加检查的“流动哨兵”人群中,来自非洲的国际学生Pat尤其引人注目。

“我很高兴能够参加社区志愿者服务。” 帕特(Pat)是华中师范大学“杨磊锋”志愿服务队的第二任队长,并参与了许多志愿服务项目。 在去年的流行病预防和控制中,他感受到了社区工作者的关心和帮助。 今年,他主动寻找社区并注册成为“移动岗哨”的成员。

记者从湖北省文明办获悉,在抗疫期间,湖北省有3万多个志愿服务组织和120万志愿者积极参与了疫情的预防和控制。

不仅在湖北,在抗击新的冠状肺炎流行中,全国成千上万的志愿者“逆行”穿越街道和小巷,在抗击该流行病的各个前线位置昼夜作战。

在保护人民生命和健康方面,志愿服务正在继续努力并创新发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中国紧急医疗救护队负责人郭树斌教授对记者表示,他们正在推动“医疗紧急救助计划”的建立,希望利用互联网大数据资源正式注册医疗机构。全国各地具有急救知识的人员。 ,注册相关数据并将其导入Internet平台。 一旦患者出现问题,他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致电周围的医疗急救志愿者,以得到及时有效的紧急治疗。 (结束)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