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是否被解雇而没有返回?提供可靠的证据是保护权利的关键
阅读提示
当工人由于流行病的预防和控制而无法提供正常的劳动,并且雇主以旷工为由而终止劳动合同时,双方共同提起诉讼的情况并不少见。 根据法院的判决,提供证据的能力成为确定单位是否违反法律终止劳动关系的关键。
随着防疫工作的规范化,由于突然的防疫工作,很多单位的员工将无法及时恢复工作。 当员工无法按时到达时,劳资双方发生纠纷时,如何判断对与错?
![]() |
由于流行病的预防和控制而无法重返工作岗位,被“自动辞职”
2020年2月5日,在武汉度假的李锋被确认与新的冠心病病例有密切联系,并被隔离。 巧合的是,离李枫与其在北京的雇主的三年合同还有一天要到期。 当李丰接到公司打来的关于处理合同的电话时,李峰说他正在接受医学观察,无法正常就相关事宜与公司沟通。
出乎意料的是,由于业务调整,该公司需要尽快完成裁员,将单方面的劳动合同终止通知寄给了李峰的住所,并自2020年2月7日起不再发放李峰的工资。终止通知当隔离期到期时,他感到非常生气。 返回北京后,李峰向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
在上海工作的王先生也很生气。 雇主通知他,他将于2020年初回家过年,于2月10日上班。但是,王先生的家乡由于疫情于2月1日关闭,他无法上班。时间。 根据公司的《员工手册》,“员工累计缺勤10天应视为自动辞职。” 2月24日,用人单位以王先生累计缺勤13天应视为自愿辞职为由,解除了双方的劳动合同。 王先生认为该单位的行为是违法的,因此他开始通过合法渠道捍卫自己的权利,希望向该单位要求赔偿违约金。
为了保护权利,“提供可靠的证据”是关键
那么,这是否构成旷工,因为由于流行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人无法提供正常的劳动? 雇主以雇员构成旷工为由终止劳动合同。 它是否构成劳动合同的非法终止? 记者发现,从法院的判决结果来看,公司能否提供可靠的证据成为判断单位是否违反法律解除劳动合同的关键。
王先生是“自愿辞职”的,在诉讼中提供了当地村民委员会颁发的证明,证明他于2020年1月21日过年返回该村,并于2月关闭该村。 1且无法旅行,并于2020年1月28日提供了当地防控队发布的《××县道路客运业务暂停公告》和××县交通局的公告恢复该县的公路客运专线及相关的公路运输业务活动。
用人单位提供的电话录音是用人单位与当地村民委员会职工和县政府工作人员之间通话的录音。 内容可能是,乡村道路封闭措施仅禁止进入乡村,而不禁止离开乡村。 用人单位认为,该工人具有返回上海的充分资格,可以返回上海,因此没有工作,因此终止合同并不违法。 但是,工人不承认证据的真实性。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认为,在本案中,尽管用人单位声称要致电当地村民委员会和县政府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和询问,但王先生否认了证据的真实性,因此录音无法进行。显示对方的电话号码。 指出受访者的身份,并且无法确认录音的真实性。
王先生提供的村委会证明书和通知书足以证明他因村庄道路封闭和客运中断而无法重返工作岗位。 因此,法院接受了王先生的主张,并确认了雇主终止两方之间劳动合同的行为是非法的。
北京李峰还提供了仲裁所所在地人民政府颁发的证明,证明他于2020年2月5日至2月18日受到医学隔离和观察。最终,仲裁委员会决定,雇主知道该工人处于健康状况。 在隔离观察期间,没有法律依据可以终止与之的劳动合同。 依法裁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依法赔偿违约金6000元。
“同舟共济”建立和谐关系
除了工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并依法成功捍卫自己的权利的案例之外,还有一些例子表明该单位的要求得到了法律的支持。
日前,广东省佛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向社会公开发布的2020年十大劳资纠纷案件中有一宗。
据报道,建材公司的员工李天明接到公司的到来通知后,既没有请假,也没有提供证明,由于流行病的预防和控制,他不能按时恢复工作。 10天后,该公司以旷工为由终止了劳动合同。 仲裁委员会裁定,李天明在无正当理由的情况下推迟了工作的恢复,没有休假手续或未提供相关证明,并且雇主根据上述规定终止与他的劳动关系是不适当的,也不支持李天明的仲裁请求。
“在流行期间,非法终止劳动合同是缺乏社会责任的表现。” 北京市东城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所的詹露露对用人单位因旷工而终止合同的情况表示,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课题,用人单位不仅要考虑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但也要善待员工并履行社会责任。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 詹露露认为,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有关职工医疗,工伤,劳动合同关系等各项政策法规; 尽最大努力保留现有员工而不会裁员或裁员,并且工作稳定。 为了实施防疫基本工作,使员工提前恢复工作,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依法体现以人为本的经营管理理念。
作为雇主的雇员,他们也应该自律。 他们不应以流行病预防和控制为借口来懒惰和闲着。 他们必须积极与雇主合作,恢复工作和生产,并认真履行职责。
特别是在后流行时代,流行病的预防和控制已成为常态。 只有劳资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建立和谐稳定的劳资关系,共同克服困难。
当然,作为一个相对弱势的雇员群体,当雇主非法终止合同时,您必须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不要让社会事务部发布“关于正确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通知”,“关于防控时期劳资关系问题的通知”已成定局。
(本文中,李峰,王先生和李天明都是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