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国有4种新的冠状疫苗获准上市销售,接种人群的范围正在扩大
本报记者孟庆伟从北京报道
新皇冠疫苗的产品数量和技术路线增加了新成员。
2月2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一种新的冠状灭活疫苗(Vero细胞)和坎西诺生物重组新冠状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注册申请,其中后者是我国第一个批准的国产腺病毒载体新冠状病毒疫苗。
截至目前,我国已批准四种新的冠状疫苗有条件上市,包括两条技术路线。 在此之前,两家公司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研究所和科兴中卫的新皇冠疫苗已获准有条件上市。 这不仅将进一步加强我国的健康和抗流行病屏障,而且还将为新型冠状疫苗的全球可负担性贡献更多的中国力量。
受此消息影响,相关生物库存有所增加。 2月26日,Cansino-U(688185.SH)的收盘价为485元/股,早盘一度突破517.79元/股。
4种产品和2条技术路线
据了解,CanSino Bio批准的新皇冠疫苗Keweisha是在国内研发最前沿的几种新皇冠候选疫苗中唯一使用单剂量免疫程序的新皇冠疫苗。 合作研发。
在此之前,凯维萨(Kevisa)在包括巴基斯坦,墨西哥,俄罗斯,智利和阿根廷在内的五个国家进行了全球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并完成了针对40,000多名受试者的疫苗接种和中期数据分析。
根据CanSino Bio的说法,科威莎三期临床试验的中期分析结果表明,单次注射疫苗28天后,该疫苗对所有症状的总体保护作用为65.28%;而在一次疫苗注射后28天,该疫苗对所有症状的总体保护作用为5%。 单次注射后14天,疫苗对所有患者均有效。症状的总体保护作用为68.83%。 单剂疫苗接种28天后,该疫苗对重症的保护效力为90.07%,而单剂疫苗接种14天后,该疫苗对重症的保护效果为95.47%。
《中国商报》记者查询了康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相关披露,并了解到上述三期临床试验的评价对象为18岁以上成年人。
与新型冠状灭活疫苗相比,腺病毒载体疫苗仅需一剂,运输和保存方便。
根据CanSino Bio的官方声明,单剂量疫苗接种可以快速实现免疫保护并缩短疫苗接种周期。 该单剂量疫苗接种程序将在更短的时间内实现牛群免疫。 另外,该疫苗使用腺病毒载体技术路线,该途径与通过相同技术路线开发的重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腺病毒载体)相同。 它可以在2°C至8°C的温度范围内稳定存放,从而使其更易于正常运输,并且更容易获得疫苗。
在中国生物学方面,根据官方披露,国药中国生物学武汉研究所将于2020年7月16日在阿联酋和其他国家启动“新型王冠灭活疫苗的III期临床试验”。 Ⅲ期临床试验表明,中国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接种后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经过两次免疫程序,接种者产生了高滴度抗体,中和抗体阳性转化率为99.06%。 经确诊为新型冠状疫苗,中重度病例的防护率达100%,总防护效果达72.51%,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有关技术标准的有关标准和“中国血吸虫病临床评价指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新的冠状病毒预防疫苗(试验)》。
当前市场上的四种疫苗分为两种技术途径,病毒灭活疫苗和腺病毒载体疫苗。 据了解,三种灭活疫苗早在2020年6月至2020年7月就已在我国获准紧急使用,并从那时起已为关键人群接种了疫苗。 国药信和生物科技和中兴科技已收到多个国家的订单。 用于疫苗接种或紧急使用。 CanSino的腺病毒载体疫苗还于2020年6月获得了军事特殊药物批准。
据报道,CanSino Bio的Keweisha疫苗已于2021年2月在墨西哥和巴基斯坦相继接种疫苗。在中国以外,到目前为止,China Biotech的新冠状疫苗已在世界30多个国家紧急接种或使用。
生产能力保证
面对潜在的新皇冠疫苗的全球巨大需求,我国有两种新皇冠疫苗的消息无疑将增强全球对这一流行病的斗争的信心。
其中,就灭活疫苗的生产能力而言,国药中国生物技术武汉研究所建立了一个新的冠状灭活疫苗生物安全车间。 经国家有关部门检验认证,已实现规模化生产,年产1亿剂。 此前,据报道,Cansino新型冠状疫苗的年生产能力将达到3亿剂。
结合之前批准的两种疫苗,记者粗略估算出,四种疫苗在2021年的生产能力将达到23亿剂。
就克星而言,克星中卫已于2020年8月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第一条新皇冠疫苗储备溶液生产线,年生产能力为5亿剂。 目前,科兴中卫已经完成了第二条涂料生产线的建设,有望在2021年2月投入使用后,将柯莱夫原液的年生产能力提高到10亿剂以上。
实际上,从我国新皇冠疫苗的研发开始,疫苗的研发与生产线的建设就在同步进行。 此前,中国疫苗工业协会会长冯多嘉在央视接受采访时说,我国已经部署了18条新的冠状疫苗生产线,到2022年底可能超过40亿剂。
随着市场上疫苗产品的增加和生产能力的逐步扩大,我国新的王冠疫苗接种人群的范围也在扩大,不仅限于关键人群。 例如,北京正在对年龄在18-59岁之间的人群进行疫苗接种。
国家卫生委员会疾控中心二级检查员崔刚以前曾说过,我国目前的疫苗接种策略是按照“两步走”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疫苗接种。 第一步主要是对一些关键人群进行疫苗接种,第二步,由于疫苗有条件地获准销售,或者疫苗产量逐渐增加,因此将使用更多的疫苗。 通过有序地实施疫苗接种,合格人员可以实现“应做的一切”,并逐步在人群中建立免疫屏障,以阻止新的冠状病毒在该国的传播。
2021年2月18日,北京市委书记蔡琦在北京国药与中国生物技术研究所进行的一项调查中指出,有必要加强生物安全性,扩大疫苗生产能力,为抗击艾滋病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对抗流行病。
据了解,为了确保最大程度的疫苗供应,中国北京生物研究所的疫苗生产和分包装车间目前正在全速运转。
记者注意到,公司还计划将尚未获准上市的疫苗产业化。 例如,北京将建立一个腺病毒载体疫苗工厂。
在北京市发改委最近宣布的北京市发改委的2021年重点项目计划中,北京计划于今年开始建设的北京华生创新疫苗产业园将实施新型冠状腺病毒载体疫苗的产业化。和9价HPV宫颈癌疫苗。

大量信息,准确的解释,全部在新浪财经APP中
责任编辑:邓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