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百年奋斗百年|“红情书”见真心
新华社太原2月25日电(记者王学涛,徐伟)
“情书”带有什么意思? 从“红色情人”高俊宇给史平梅的信中,可以读到关于爱情和友情的信息,甚至可以读到他对革命事业的忠诚。
“我有两个世界:一个世界,一切都属于你,而我永远是我灵魂的囚禁;在另一个世界,我不属于你,更不用说我自己了,我只是一个历史使命1924年在从上海到广州的船上,望着风平浪静,中共早期领导人高俊宇就给情人史平美写了一封信。
“我不过是历史使命的典当而已”-高俊宇故居纪念馆负责人史金明在这里工作了23年。 我不知道有多少游客谈论过高俊宇和史平梅的关系。
“他把革命与爱分离开来,但同时他也拼命地爱着他。他的另一个世界不属于史平梅或他本人,而是属于中国革命的伟大事业。他毕生致力于中国革命的事业这种思维和精神领域永远不会过时,它激发了几代年轻人去思考职业,学习,爱情等。” 史金明说。
1896年10月,高俊宇出生于山西省景乐县凤岭地村的一个知名家庭(现为娄烦县)。 在父亲的影响下,他活跃于思考,支持新事物并渴望革命。
十月革命的影响和5月4日运动的动荡使高俊宇坚定了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 1920年,在李大钊,邓中霞等人的指导下,他秘密发起成立了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并于当年冬天加入了北京共产主义集团。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 高俊宇是全国50多名党员之一。
高俊宇比史平美大6岁。 史平梅17岁时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在中学任教。 她是一位进步的女作家。
两人在山西乡镇协会第一次见面。 之后,他们谈论了生活和理想,高俊宇修改了施平梅的诗。
在山西博物馆,您可以看到高俊宇给史平梅的11封信。 信头纸的一部分变为黄色,并且墨水的香气仍然散布在红色网格列之间。
史平梅在信中说出“无法形容的悲伤”,高俊宇回答安慰她:“世界使人们感到悲伤,这个世界即将改变;所以我决心承担改变世界的责任。这确实是一项艰巨而艰巨的工作,但否则,悲伤何时结束?”
在信的结尾,他鼓励史平梅:“愿你充满信心:你非常有力量,一切不满都将由你的力量来消除!”
几页普通纸,感情很长。
1925年,高俊宇因病去世,享年29岁。史平梅悲痛地写了著名的散文《古墓丽人》。
“如果我的眼泪真的凝结成珍珠,现在我为你在玉脖子上织了一条围巾。如果我的相思病真的变成了红豆,到现在我已经为你堆积了它,那将永远不会被忘记的爱。”
三年后,史平美因病去世,享年26岁。根据她的遗愿,亲戚和朋友将她葬在高俊宇的墓旁。
在高俊宇的墓碑上,史平梅的手写文字上有一个铭文:“我是剑,我是火花。我希望像闪电一样生活,我希望像彗星一样死亡。”
这是他们革命青年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