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仅靠放弃生育能力就无法解决东北地区人口的负增长
资料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文字|邢海洋
东北地区出生率的下降引起了另一波讨论。 尤其是卫生委员会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率先全面放开东北的生育限制”方面的互动,引起了网民的热情。 东北人口的出生率是全国最低的,每对夫妇平均有0.6个孩子,不到替代出生水平的三分之一。 完全放开生育限制似乎迫在眉睫。 但是,生育率为0.6意味着至少40%的家庭甚至没有孩子。 在此基础上,全面自由化仍在讨论中。 这不是很伤心的吗?
因此,卫生与健康委员会做出了第二个回应:“东北地区的长期人口下降有许多原因,而不能仅仅通过放宽生育政策来解决。” 众所周知,东北乃至全国范围的北部大雁向南逃亡是一个复杂而全面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不能简单粗鲁地“放手而死”。 在这里,我们仍将重点放在特定问题上,并研究东北寒冷地区的物理和地理因素以及其他问题。

在广东,我遇到了许多来自内陆的年轻人。 当我抱怨夏天太热时,他们一致认为这里冬天很暖,夏天的长江沿岸没有潮热。 近年来,内陆人或多或少地出于气候原因迁移到了沿海地区,巨大的海洋水域就像大型的天然空调一样,调节着沿海城市的气候。 这就是所谓的地理决定论。
在人类发明制冷技术之前,北方比南方更宜居,因为它可以使用煤来提高室温。 自从空调发明以来,不再受炎热的天气和mi气的困扰,南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来此定居。 在这方面,我国缺乏相应的统计数据,空调的普及往往伴随着交通的改善,很难有确切的联系。 但是,在美国,由于特殊的选举制度,人口迁移是一门非常复杂的科学,对空调与人口流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
在美国历史上已经发生了三类人口迁移。 第三次大规模人口迁移始于1950年代,当时空调开始普及,北方人从寒冷地区转移到南部阳光充足地区。
在美国市场,1951年推出了窗式空调。1950年,当时没有空调,佛罗里达州27%的居民来自南方以外的州。 到1990年,几乎每个家庭都装有空调,非南方出生人口的比例已超过一半。 当然,在选择是否搬家时,工作机会仍然是最重要的参考因素。 阳光明媚的海滩和空调吸引了大多数退休人士。
在温暖的气候下,人们全年都可以从事创造财富的活动。 农作物一年收割三次,建筑商一年四季都在盖房,小摊贩一年四季都在摊位。 与寒冷地区相比,南方的生产效率无疑提高了很多。 并且,当服务业取代重化工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时,常年户外活动的优势越来越明显。 东北地区的“猫越冬”传统无疑在生产率方面处于劣势。

有些人驳斥了环境决定论的理论,并列举了加拿大和北欧的例子,但没有提到加拿大有三千万人口。 北欧的五个国家人口不到2500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只有20人。 这是西欧。 南欧的一小部分。 即使在人口稠密的东亚,人口也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少。 例如,北海道占日本面积的五分之一,而人口却只有日本的二十分之一。 在东北三个省中,黑龙江和吉林的人口密度超过70人/平方千米,而辽宁的人口密度为280人/平方千米。 整个东北地区的人口密度与每平方公里144人的全国密度相近,并且与海外的北纬度突然下降相距甚远。
东北人口没有像海外一样随温度变化而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那里的煤炭和铁资源以及由此产生的重化工业。由于历史原因,东北三省率先在中国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因此成为“共和国的长子”。 随着资源的枯竭,加上轻工业和服务业的经济结构,东北地区过去无法再提供工作机会,人口自然会更快地迁移出去。 实际上,此过程早在几十年前就已发生。 改革开放后的人口迅速膨胀时期,尽管人口在增加,但与全国相比却相对减少。 1982年至2010年,东北地区的总人口相对较少。 超过1000万人“失踪”。 自那时以来,它已进入绝对数量流失的状态,每年损失数十万,在10年中损失了超过200万人。
寒冷和恶劣的自然条件使居民有更多的休闲时间。 东北地区有喜剧演员浪潮,成千上万的小说家和艺术家,而东北地区的锚点则更具特色和趋势。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寒冷确实将人们驱使到了更宜居和生产力更高的南部沿海地区,海南已成为东北的“第四省”。 这是由于人的天性。以此类推,东北人口的减少是未来的常态,其真正的复兴不应与绝对人口数量竞争,而应在发展质量上获得优势。应该从在相同气候条件下经济最发达的地方学习这一优势。
俄罗斯无法学习。 东北的大规模工业计划经济体制是从前苏联那里学到的,但是随着南方更灵活的生产组织的出现,东北的工业逐渐失去了优势。 北欧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它是世界上最发达的经济体,同样遭受了严寒。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仅名列世界前茅,而且拥有世界上最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儿童是免费出生和毕业的。 取得这一成就的原因在于,除了丰富的地下资源外,这主要归功于对教育和技术发展的重视。 从出生到大学,国家都会照顾孩子的成长,甚至出国留学都是免费的。
这些还不是全部,因为早在1960年代就实施了各种福利政策,但是出生率仍然很低,直到出现反城市化现象。 在更自然的环境中,生育率回升了。 同样,研究人员还发现,北欧人对生育子女的渴望的提高也与妇女地位的提高有关。当一个人不必承受经济压力和社会负担时,生育就可以自由了。
从这个意义上讲,海南可以建立自由港,农民的家园可以流通和经营。 东北会有独特的政策支持吗? 我了解国家卫生委员会的回应:“东北地区的长期人口下降是由许多因素造成的,而不能仅仅通过放宽生育政策来解决。” “山海关无投资”的管理机制既存在问题,又有自然地理因素的制约,人地关系的和谐共存,甚至还有思想观念上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