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社会主义建设蓝图
“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上所有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成就,不仅引起了全党的兴奋,也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兴奋。这是自然的,因为所有爱国人民都可以从这次大会的结果中学到东西。看到祖国的光明灿烂的未来,看到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大国向繁荣发达的社会主义工业大国转变的远景。” 1956年9月29日,人民日报社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代表大会”这样写。
1956年,三个主要的转变基本完成。 我们党面临的任务是: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政治,经济和文化应如何建设? 关于国家成败的所有选择都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
1956年9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的团结力量,努力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 在9月15日的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同志的讲话坚定而鼓舞人心。
大会通过的《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得到了根本解决,数千万人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过去。年已基本结束。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建立先进工业国家的要求与落后农业国的现实,人民对经济和文化的快速发展的需要与当前不能满足世界经济和文化状况的矛盾。人们的需求。 矛盾。 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解决这一矛盾,尽快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大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大国。
“在对主要社会矛盾和当前主要任务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中共八大建议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并指出指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方向。” 石忠权副局长说。
中共八大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小组带领全国人民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制定了宏伟的蓝图。提出了“两步走”的战略部署。
“这直接参考了改革开放时期党中央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它与实现“两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共中央原文学研究研究员张素华认为。
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为新起点,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勇敢地勇往直前,团结和领导亿万人民,大步迈向“中国光明灿烂的未来”。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