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基金董事总经理洪流:“牛年”的主题是“经济复苏+盈余修复”,寻找高增长资产_东方财富

原始标题:[Taurus big coffee look at the Year of the Ox]嘉实基金董事总经理洪流:牛年的主题是“经济复苏+收益修复”,寻找高增长资产

概括

[Hongliu, Managing Director of Harvest Fund: The theme of the Year of the Ox is “Economic Recovery + Earnings Restoration” Looking for High-growth Assets]流行病的爆发给世界主要经济体蒙上了阴霾。 相比之下,中国已于2020年第二季度开始复苏,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复苏趋势,随着2021年疫苗的逐步实施,以美国和欧洲为代表的经济体将开始复苏。 从流动性的角度来看,如果全球经济的V形逆转叠加通胀压力,货币政策可能会发生重大变化。 过多的货币流动性将略有收敛,但急剧变化的可能性很小。 (中国证券报)

如果你形容自己投资风格,我倾向于保持平衡。平衡投资的核心是成本效益,即判断风险收益率水平并选择两者昌河值属性公司。 以一种平衡的方式,如果我描述自己的投资策略,我会倾向于GARP。 我们采用的GARP策略是深层价值与深层成长之间的桥梁。 这种策略与中国经济总量增长的下降是一致的,但是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出现了丰富多彩的现实背景。

  在“经济复苏+收益修复”下

  投资主要是“稳定”

从宏观环境的角度来看,我认为2021年的关键词是:经济复苏+利润恢复。

我们是2021年市场最初的判断是,疫情的爆发给世界主要经济体蒙上了一层阴霾。 另一方面,中国从2020年第二季度开始非常好的复苏。到2021年,随着疫苗的逐步实施,以美国和欧洲为代表的经济体开始复苏。全球经济撤销叠加通胀压力,货币政策可能会发生重大变化,货币流动性过剩将在边际上收敛,但急剧变化的可能性很小。

总体而言,世界将在2021年恢复正常的经济复苏阶段,经济增长将恢复正常的恢复道路。 2021年将是全球经济整合的一年。

2021年的投资将集中在“稳定”上。 在过去两年中系统地恢复估值之后,2021年的全球经济复苏将带来流动性的边际转移。 它将回到结构主题。 着眼于增长领域,与此同时,还将对某些非常确定的利润增长进行深入跟踪,并尝试在相对较高的风险收益率框架下建立投资组合。

  着眼于中长期的四个主要方面

  寻找“三个好学​​生”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中国经济房地产,基础设施,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已转变为高质量的增长。 在转型过程中,我们看到了由内需驱动的增长模式以及技术对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迭代。更重要的是,中国已逐步走出低端制造业的局面,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制造业中心,为中国移动做出贡献互联网设备,新能源,氢能等行业升级。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一些非常好的公司已经逐渐提高了其在海外的竞争力。

从中长期来看,我们将专注于大消费,先进制造业,医药,科技四大轨道,以及亲周期性资产,产业的均衡配置,主要是寻找符合“三好学生”框架的公司。 “三好”包括好行业,好公司和好购买价格好的行业是指具有增长空间且被低估的行业。 好的公司是指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领导者。企业,良好的购买价格是指基于严格的风险收益率和深入研究得出的合理价格。

特定于市场普遍关注的消费升级,以及与消费升级相对应的不同消费品行业的增长空间和确定性,总体判断在中长期内相对乐观,但在短期内尤其如此在过去的一年中,消费品行业中许多上市公司的股价在制度化趋势下增长率都比较高,要消化估值需要时间和持续的利润增长。

但是,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消费市场的能力和增长的确定性是客观存在的。 随着中国中高端制造业的升级和国际化的发展,涌现出许多高质量的龙头企业。此外,中国的老龄化社会医疗服务,制药创新和人类生活技术提升相关机会值得关注。

  基于风险收益率和行业平衡

  战略性别分配

看好A股市场的长期趋势态度,对长期前景持乐观态度,对香港股市有战略乐观,尤其是专注于香港股市科技行业的长期发展。 香港股票非常确定,估值低,但股息收益率高。 港股的投资机会显而易见。

一方面,从政策角度看,香港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之一,资本往南方便。 此外,香港的许多资产都植根于国内基本面。 在过去两年中,A股上涨了40%以上,但香港市场在过去两年中基本没有上涨,这意味着A / H价差溢价率已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同时,领先的互联网上市公司等优秀的中国概念股也返回香港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实行注册制度,上市条件低下,大量优质创新公司等待被发现,这些公司只是公司投资者在他们可以之前工业化价钱

  丰收基金它在香港市场已经有很多年了,并且对香港股票有深刻的了解。 该组织的专业研究优势十分突出。 现阶段仍是A股市场和香港股市长期结构性放缓的起点,并将立足中国地方经济市场的增长确定性,同时考虑到海外资产的稀缺性,在两个市场中基于风险收益率,基于产业分布实现对香港股票市场的战略性长期配置。

(来源:《中国证券报》)

(负责人:DF358)

郑重声明:此信息的目的是传播更多信息,与该立场无关。

Source